形意拳杂谈11:少谈发劲,多练身法,对抗思维练不了内家拳
相关推荐
-
谈谈太极拳的散手
昨天看了一位师兄演示的散手,说实在的,那其实只是散推.我猜练太极拳的之所以不叫散打而叫散手,可能也是留一手,有个回旋的余地--如果说是散打,有人叫板或者提出置疑,可以言语支吾. 现代专业练太极拳的,没 ...
-
形意拳杂谈36:学劈拳之前,最好先练这三个功法——推桩三式
学拳就是学肢体动作,这是常识.但偏偏有人不讲常识.不讲常识的人,总觉得肢体动作太低级,非要学意,非要学气,非要学神.水中捞月,穷年累月,背道而驰. 你见过哪个国画大师,作画之前先凝神静气,甚至先祷告一 ...
-
刘树林谈如何练孙氏内家拳
孙氏内家拳是一种极其精微细致的拳学,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超越的单纯的武术范畴,是一种身心修炼方法.本文披露刘树林老师所谈孙氏内家拳练习的基本原理,不涉及具体练法. 论如何练形意拳 刘树林老师说:拳要 ...
-
形意拳杂谈25关于形意拳三体式你不得不先知道的两句话(光站三体式是没法解决身法以及运动中发劲的问题五行拳一步一拳就是解决身法以及协调性)
(光站三体式是没法解决身法以及运动中发劲的问题五行拳一步一拳就是解决身法以及协调性) https://m.toutiao.com/is/eSb9X7h/ 从本节开始,我们讲形意拳三体式,更为具体地说, ...
-
形意拳杂谈06: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身法猿象
孙禄堂外号活猴,薛颠也以猴形名世,还有杨露禅--光绪帝师翁同酥在看过杨露禅展示的太极拳后,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 可见,高手皆有猿像.猿猴身手敏捷,以之比喻 ...
-
形意拳杂谈08:假如你的形意拳没法用,当从身法训练上找原因
我老师以前教我,留下一句练拳的口诀:练时无人当有人,用时有人当无人. 这句话点破了身法训练的关隘. 练时无人当有人,这个人得是一个会动的活人,切不可当作一个不会动的靶子.练拳的人大多也知道这句话,在练 ...
-
形意拳杂谈31:内家拳开胯的核心功法,简单易学,人人皆能掌握
人体有四把锁,五条线,练习拳术者不可不知. 四把锁,分别锁住两肩两胯,以至于肢体动作迟滞,转换不灵.练习拳术,不管何门何派,都需要逐步打开这四把锁,让自己的四肢出入于自由之境. 五条线,两臂两腿一共四 ...
-
多看先贤之言,少谈痴心妄语打手要言主要讲...
多看先贤之言,少谈痴心妄语 打手要言主要讲在打手发劲过程中由内意.内劲到身法的要点,所谓行气如九曲珠,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为武禹襄所作,见于李亦畲抄赠郝为真的<太极拳谱>一 ...
-
形意拳杂谈34:起手鹰捉是真传,学会劈拳,形意通一半
https://m.toutiao.com/is/eUA4wkw/ 劈拳即三体式,三体式即劈拳.桩法即拳法,桩无拳不活,拳无桩不灵. 形意拳的核心不是三体式,是五行拳:五行拳的核心是劈拳. 形意拳里面 ...
-
【杂谈】方介堪谈篆刻
篆刻顾其名可得其义,乃篆与刻之艺术. 所谓篆者,指别篆.择篆与书篆.统之则谓篆法,刻则指刀法.认得文字,且能辨别其时代界限,此谓别篆.篆本仅指小篆,乾嘉以后金石学昌盛,遂有金文之学,及光绪之末发现甲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