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端午节||又到端午

当满大街都吆喝着“粽子——又香又甜的粽子”之时,那些尘封的往事又涌上心头。

记忆中,我的端午节没有粽子,没有艾蒿。每到端午,就到了芒种前后,也就是收麦之时,乡亲们所说的虎口夺食,十几岁时的端午,要么是弓着身子在地里割麦,要么是拿着叉把在场院挑麦,要么就是忙着张口袋装麦,——炎热的中午,妈妈常常汗流浃背地说:“今天是端午,咋吃吗?”爸爸一句:“忙的像啥?随便吃。”一句话打破了我的美好想象。那时的我只能眼馋那些有奶奶的伙伴,他们奶奶专门在家做好饭——包饺子。而想我没们这些俗称一手人的家里,就是胡乱哄包肚子,过个端午吃顿好饭简直就是奢侈的想法。

慢慢的,家乡的耕地大部分栽上了苹果树,麦子种的越来越少了,再到端午人们都清闲了不少。乡亲们到端午节时,许多人家蒸几个糖包子,或是买八个干月饼,让出嫁的闺女回娘家转转,去姑家、舅家看看,这就是最初的送端午。苹果渐渐挂果了,乡亲们手里有了活钱,端午时买的东西丰富了,老婆饼,豆奶粉,油茶之类的都成了馈赠的礼物,到长辈那里转转,看看父母,看看至亲,吃一顿好饭,摊张煎饼,饺子、包子之类的,但大家一般不做粽子,因为我们北方,人们不习惯包粽子。这时,我正在外地上学,也没有福气过个端午。

后来我二十多岁,家乡的端午添了一项新内容,娘家给第一年出嫁个闺女送端午,或是一身新短衣,或是一台电风扇,或是一床凉席。

我结婚第一年,妈妈在四月份早早就买了当时挺高档的麻将凉席,一个星期日,她让我和丈夫回去拿上,我说:“拿回家干啥,我在学校,拿回家没有作用。”妈妈不依:“有那个风俗习惯,你就拿回去,有婆婆,别让婆婆挑理。”我们傻傻的把凉席搬回去了,婆婆说:“你妈不送来吗?那么贵的凉席,应好好招待你妈。”原来娘家送端午,夫家还需舍席招待,妈妈硬是做了她该做的,不然我们麻烦。这时的端午节就多了父母给新婚女儿送端午的礼节。

苹果进一步发展,市场对苹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套袋苹果。乡亲们不仅疏花,还要套袋。五月前半月忙着疏花,后半月忙着套袋,再加上每家的苹果面积越来越大,套袋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乡亲们到了此时,忙的是披星戴月,天微微明,只要能看见,五点左右就下地了,一直套到中午十一二点,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家,草草吃完饭,心性急的人又匆匆忙忙下地,心性凉的人则抓紧时间补个囫囵觉,一两点吃上两口又急匆匆下地,回来时可是看不见才从地里出发。据说套袋全凭时间熬,说谁一晌能套多少,全是时间长短说话。端午刚好又是乡亲们忙着套袋的时候,因而端午在家乡又慢慢淡了下来。

进城后,我才知道南边几个乡镇,端午节是长辈给晚辈送,粽子、酸奶、水果之类的。这两年,当大街小巷摆满艾蒿,卖粽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满大街挂满花花绿绿的香袋,我都急急忙忙地抽空回到家,年逾花甲的妈妈总是忙着套袋,她一看见我就会说:“又到端午了,忙的都忘了。”

是啊,又到端午了,当我慢慢明白端午是为了纪念那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之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成了我的座右铭;当我囫囵吞枣的读着《离骚》之时,生活的艰难就已经驻扎在我的心里——我那些农民父母不是忙着割麦,就是忙着套袋,他们为了儿女自己任劳任怨。何时,他们才能像城里人一样,正正经经过个节日,值得欣慰的是,如今他们平日的生活已温饱不愁,家家也是红门大瓦,平板房一座接一座,劳动带来的收获都体现了出来。   故乡的端午,如一缕浓浓的炊烟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提醒着我感念朴实勤劳的农民父母与忙忙碌碌的乡亲们。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张引娣,笔名夏日小荷,黄河文学学会会员,白水作协会员,中学语文教师。喜欢到处走走,拿笔涂涂写写,记录生命的点点滴滴,曾有不少随笔发表在网络平台和杂志上。

(0)

相关推荐

  • 你们的外国婆婆怎么样?

    我和我男朋友谈了有两年恋爱, 我们还没有结婚就是偶尔回他家里看望他爸妈.前一两次回家的时候他妈妈还是很照顾我们的, 比如好好地招待我们,带我们出去玩. 可是最近两次回家,感觉他妈妈像在躲着我们,总是把 ...

  • 李艳芳:我们都欠母亲的

    我们都欠母亲的 作者:李艳芳 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小时候不知道爸妈为我们付出的艰辛嫌弃父母,现在的我也身为人母了.从怀孕呕吐吃不了饭,到分娩时的剧痛,然后没日没夜的喂孩子换尿布,孩子生病心痛得恨 ...

  • 不随口对毛毛说“不”

    "爸爸,我想吃苹果."晚上9点半了,毛毛一边看电视,一边小心地问爸爸.在此之前,毛毛 8点45才和爸爸妈妈回家,妈妈给毛毛吃了点水果,然后开始上视频课,期间爸爸妈妈煮了粽子给她吃, ...

  • 常回家看看|公婆日记

    各位读者好,今天这篇日记是流水账. 好像是从正月去过婆婆家之后,再也没去过了,一想大半年过去了.同在上海,回一趟家也是很难,一到周末,总有事儿,要么是饭局,要么就是偷懒,不想坐地铁来回3个小时回去了. ...

  • 小孩子便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宝宝降生以后,全家人都会围着宝宝转,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投注在宝宝身上.毕竟宝宝不仅仅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更是全家人的希望与寄托.宝宝出生以后,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牵挂着父母的心.可如果你是第一 ...

  • 会做饭原来那么重要

    我以前觉得会做饭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根本不屑去做,一直觉得只会做饭的人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让人看不起.估计这也和我的家庭环境有关系,父亲在世的时候,就有鄙视没有学识的女性的意思,妈妈不识字,他多少有 ...

  • 端午节专刊《端午记忆》作者:温平 主播:白丁

    期待您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我!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1121期 陪伴您每一天 <端午记忆>  作者:温平  主播:白丁 编辑:墨兰雪 <端午记忆> 文革后期 在那个"极 ...

  • 端午节专刊《端午诗文》作者:苍狼

    三江文学 散文诗刊第1122期 陪伴您每一天 <端午诗文>  作者:苍狼   编辑:墨兰雪  <端午诗文>

  • 今日端午节,如果端午当天下雨好不好?看看农村谚语就知道

    端午节,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另外3个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的历史比较悠久,习俗也比较多,最常见的就是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草等. 民间关于端午节有很多谚语,不少谚语流传到现在依然有一定的借鉴 ...

  • 牛年全新端午节图片精选|端午微信祝福图片带字|端午问候图片

    牛年全新端午节图片精选|端午微信祝福图片带字|端午问候图片

  • 古诗词文赏析之端午节《浣溪沙·端午》苏轼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注 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 ...

  • 端午节里话端午

    五月的清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漫过我的心间.我如故乡飘落的一枚树叶,在这人声鼎沸的地方悄然滋长着无尽的乡愁.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超市就已经在最显眼的位置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淡淡的音乐在超市里飘荡,透 ...

  • 献礼端午节||端午节,整理杂乱无章的思绪

    眼看着端午节来了,心中还是乱乱的,还好,不再被繁杂的工作所打扰,宁静了很多,就干脆对着电脑,吹着微风,整理整理自己杂乱无章的思绪吧! (一) 昨天,在诊所打针,医生大姐把嘴放在母亲的耳边说:" ...

  • 践习录‖104.第一天——端午节【己亥端午“太极小禅七”④】

    践习录|104.第一天--端午节 [己亥端午"太极小禅七"④] 第一天,就是最重要的一天. 他们俩都是提前一天赶到的.殷秋和下午就来了,还带来两种口味不同的山海关大樱桃.来之前,他 ...

  • 【端午节专题】端午端午

    端午端午 近日偶见路旁菖篷茂盛,艾蒿已长,忽然想到端阳已近,不由得又想起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离骚>来!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