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专栏 | 张天敏:城市的旋律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城市的旋律

文|张天敏

假若说北京古代民居是以四合院为典范,那么,我们记忆里的老邓县民居,应是散落在城墙内的三合院了。

每个地方的民居都有自己崇尚的建房风格,不仅寓含着世代辈分隔居的次序仪式,也体现了民宅的风水伦理,更是一个时代众生语码里的生态图谱。

逆时光回顾过去,古老的邓县城在明清时期,人居多以棚户为主:泥坯、草坡,缺门少窗。那时经济还很落后,生存不及温饱。纵是后来拆掉棚居,开始建造泥坯房,变革的幅度也像是喂鸡换成了养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棚户与泥坯房才慢慢被砖瓦房替代,市民们开始了大规模翻建砖瓦结构的三合院。这款安闲吉祥的民居,成了老邓县一景。

围囤老邓县的城墙,是小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城市防御遗址。至今还能让人穿越小城的百年,遥想当年争夺城域的历史硝烟,且与城埠内的三合院有着密切联系。

三合院有自然松散的布局,有的坐落在城墙内,跨着城墙的边,依墙而建。有的建在街面上,有的沉隐在小巷里,形成了街道或巷道,方便出行和农耕活动,并集城镇文化、建筑文化与民间生态为一体。三合院时代的古城路,没有电声喇叭,没有巨幅广告牌,街道由青砖铺就,通俗而搞笑的地名:尿骚口、店子口、四眼儿井、姜家坑和打谷巷等,名字虽土气,却与传说故事连着血脉。老邓县城的版图,是一条南北从丁字口到南桥店,东西从文化路到三贤路的方正城郭,都被老城墙那道大篱笆拥括在怀。

那时,入城墙门就算进了城,出了城墙的门即意味着出城。那时不管是本土市民还是在外游子,都会以小城来称呼老邓县。在文学作品里读到的小城,袖珍而古老,历史人文丰富而厚重。以宋塔为代表的邓州八大景,虽已在岁月里失韵褪色,仍然是小城固化了的胜地标签,是游子们回忆故城时首推的名片。在诗词随笔或歌里画里,到处可见落纸成章,引出了百味乡愁,弥漫在城市上空。在细雨纷纷的春季,会有桐树楝树槐树们,随风落花街中央,将花香淡淡弥漫开来。无论哪个穿方格裙撑雨伞的女子走过来,都会带来雨巷里丁香味的诗意。街上车马稀少,商铺的柴门透露几分寂冷。古老的气息在游溢,挂在门楼上的灯笼,照着陈旧的房檐和烟火,也照着那个时代属于市井深处的风尘故事。

每逢夜幕降临,站在城墙上看连绵成片的老瓦房,小城的美,常常飘逸着朦胧的诗韵,简直是一幅古雅的水墨画。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幕开启,改革的春风吹进了邓州,以城墙为篱笆的城郭,轰然松动起来。小城已经关不住城市发展的红杏,不顾一切出墙去。建在城墙边的民房,因人口增加,家底富裕,都耐不住传统三合院的潮湿陈腐和奢侈的占地面积。曾经以宽敞疏落为美誉,独领风骚数十年的三合院,终成了小城民居史上的昨日黄花。

钢筋水泥结构的小楼房,陆续从城郊崛起。老城区民宅密集,又有城墙城河设限重重,城墙外的菜园、坑洼、林地,才是不错的选址。一时间,建房的势头犹如洪水冲出城墙,很快突破了砖城河的百年拦挡。城东的穰城路,西边的交通路和北环路的修建,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扩展的新框架,那时邓州的蓝图,犹如北京的四环五环,呈旋律状往外漫延。邓城好像只伸了个懒腰,就把胳臂伸到了城墙外,伸出了一派勃勃生机。

进入新世纪,城市的脚步忽然来了个大变奏,以跨越的速度,开始对老城进行摧枯拉朽的拆迁。特别近几年,古城墙已经成了叙述近代城建史的低声语码,再也挡不住时代澎湃的激情。先是市民越城墙建房,再是到城河外边划高档小区。最发飙的是新小区耸入云霄的楼厦,财富世家与半岛帝城刚在城北露出头角,紧步后尘的城东城北十多家小区相继开盘。接下来,城北的鸿杰第一城、明园小区和星河湾,生猛地耸立于湍河两岸,如天门山一样隔河相对,在水影里映射着各自的伟岸,开始笑傲万家楼台。

这些新小区都拥有现代高层电梯观景房,窗明几净的单元,有停车购物休闲娱乐设施,有大片可观可游的绿地花带,曲径亭廊。最让人踏实的,是在旅游出行,或空巢老人投奔远方子女,再也不用担心盗贼。小区有物业,有保安,接水、修电、安宽带,古老的砖瓦民居彻底落了伍。

彩虹桥横空架起,桥的斜拉线,琴弦一样弹响了湍河的乐章。载着彼岸村民拉粮运菜,把乡下的鸡鸭瓜果送进城来。一桥通富了两岸百姓,也促成了城乡文明的融合。与跨河桥相伴的是时尚的城市设施,街角花园,路道绿化,公站车牌,公益广告。以多角度多色彩多功能,美饰小城的容颜,拉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

凡去过南方的深圳、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者,都分享过路口拐弯的安全岛、风雨亭和路边绿化带的立体多层。从高高的乔木到矮矮的灌木,再到贴地皮的绿草毯,都让城市与尘土道别,奔向了翠绿清新的园林街景。邓州的街角路旁,正高仿着都市规划的时尚,进行精彩绘制。并带动邓州人的视野和情怀,迅速与高度文明的都市接轨。

岁月是流年的载体,也是对老家城市的客观见证。我们曾亲历过的老城波浪旋律,已经拍在了过往的沙滩上。湍北新区的蓝图,正以拍岸的惊涛,向着波澜壮阔的海洋。

图|网络

--End--

作家简介:张天敏,中国作协会员,河南邓州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作家班结业,邓州市文化馆专业作家,南阳市第三,四届人大代表。著有长篇小说《女人桥》,长篇历史小说《张仲景》,长篇网络小说《情人山庄》,小说集《半醒》。散文集《逝梦的河》,《流年》。发表出版作品共计三百多万字。全部作品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及各大院校馆藏。其个人资料由中国作协编入百度百科,并录入《中国作家词典》,《河南作家词典》,《南阳文化丛书》,《南阳作家群》.

(0)

相关推荐

  • 【中州作家】高定杰:平城门夜话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13] 平城门夜话 河南邓州    高定杰 平城门终于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惊艳四射,小城为之轰动,人人争睹芳容.我和一位兄弟也欣然前往.     仲夏夜的满月,皎 ...

  • 惊艳!城墙十二景,亮相所城!

    挖掘历史文化 彰显城市特色 盛世所城老街 焕发新生 作为烟台城市最早的雏形 已经有600年历史的所城里 一砖一瓦,一房一院 都烙印着历史的印记 散发着文化的韵味 从北到南沿着城墙 来到宣化门 游走其间 ...

  • 公元1369年的邓州城竟是这个样子!你见过吗?

    邓州唐宋故城(古穰城,明代以前)已不复存在,其城址位于今邓州外城东南1公里许,西贾村以东.分内外2城,外城周长12公里(比明清邓州外城规模更大).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二月,元军血洗邓州,古穰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晚风夕照里的老城墙/李志能

    现在看到古老的城墙,就像喜好淘旧书的人在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一不小心淘到了渴盼已久的孤本.善本一样,欣喜之余,难免就冒出一些侥幸的念头,暗自窃喜.虽然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城记潮州 | 烧香烹茶的好时光

    摄影&文字 文/图:七月娃娃 无端端就会想起潮州的好, 这是广东难得的清闲雅致的小城, 退却了珠三角城市的浮躁, 这座还有城墙城楼守候的城市, 能让人悟出一点生活的本来滋味来. 潮州是有个性的 ...

  • 大荔县城变得越来越高大上

    从1988年7月毕业,第一次踏进大荔,到如今,亲眼看到大荔县城,随着国家的发展,政策指引,也越来越好,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张,功能日益完善. 我爱人是城里人,常说城里城外,她知道过去的老城墙. 过去的县城 ...

  • 老家河南 “回”城邓州

    来源:张书勇 邓州头条 5月24日 1 河南,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又因横跨中国中部黄淮大平原,故有"中原"之谓:更因地处九州之中,再有&qu ...

  • 城市的起源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关于中国城市的建立时间,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在三皇五帝时期.<汉书·食货志>:"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中州杂俎·郡邑>引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 | 中国小说与昆德拉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中国小说与昆德拉 文|张天敏 一 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智慧,像个嘻哈哈的二皮脸儿,当他恶搞起国际玩笑来,让全世界小说家们汗颜时,他又郑重地说:回忆过去就像历史开了个玩笑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 | 小路与小说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小路与小说 文|张天敏 穿过老界岭水壶沟村时,炊烟正在散落.一篷篷林蓊虚掩的小山路,恰似轻描淡写的引言,却一点击中幽冥,伸向了神秘的花木深处,和绿海负离子的合围里.气温又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 | 小城故事少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小城故事少 文|张天敏 过去一道古香古色的城门,就是深藏在千山万水间的小县城.小城很袖珍,十几万人,相当于中原一个大乡镇,却有着宠大的地盘和驳杂的地貌.山水绕弯,世故浮会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 卡西莫多的钟声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卡西莫多的钟声 文|张天敏 世上男女间情感的样子,有不少长得很像爱情,打开一看,不过是一幅绮丽而轻薄的面纱.骨子里爱色,图财,争权,期待在柔软的床上进行交易,或无交易动机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昭君,永失望月楼(三)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昭君永失望月楼(三)  文|张天敏 驼队不知走了多少天,昭君的衣裙厚薄不少轮换,蒙沙尘的头巾换下去已塞了半麻袋,仍然是悠远浩荡的大漠风,连绵不断的黄沙丘.从三月起程到秋后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昭君永失望月楼 四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昭君永失望月楼四 文|张天敏 汉元帝刘奭一连数月宅于未央宫,对朝政和家务均不闻顾.一个昭君出塞去,整个汉宫失风流,这里昔日的繁华即将落尽. 侍者呈上不少举美的方案,无论怎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昭君永失望月楼 五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昭君永失望月楼五 文|张天敏 昭君对侍者的怀孕之说,很是震惊.她唯一能缓冲情绪的是,掺进几分怀疑,认为侍者是偶出妄言. 她在汉宫曾听说,怀孩子是男女相爱的结果.可她对单于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网络写作的碎片化与同质化剖析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网络写作的碎片化与同质化剖析 --南阳草庐文学创作研修班演讲稿 文|张天敏 各位文友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是网络写作时代的碎片化与同质化的现象.这在中原和北方是一个潮味话题 ...

  • 作家专栏 | 张天敏:昭君永失望月楼 六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昭君永失望月楼  六 文|张天敏 漠北的大草甸已经绿透,接连天际的翠绒毯,旷然悠然,如梦然. 晴天艳阳时,天上好像有人把万丈蓝布甩到了长空,风暖洋洋的吹送过来.昭君往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