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乡品尝野韭粑粑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

惊蛰一过,春雷始鸣,天一日日和暖,地一日日明媚。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不仅仅只是野草,还有那田间地头蓬勃的各种野菜。

野韭,是春天田野里纤细而又芳香的植物。春之初始,芽之初发,是它的最佳食用期。

儿时,每到这样的时节,奶奶从野外回来 ,提的篮子里,会有一大堆野韭菜,准备为我们做野韭粑粑。

为了赶时间,野韭菜是拿镰刀割。里间缠着的枯草和败叶,得花很大心思挑拣。这活儿,很容易厌倦。必得想着韭菜粑粑的美味,才有劲。挑拣干净后的野韭菜,洗,就容易得多。等端着野韭菜进屋,奶奶已烧好开水,准备烫米粉。

她麻利地将韭菜切细,裹进烫过的米粉里调合,稍稍放一会,让野韭和米粉有一个相知相爱的过程。然后再放盐搅拌。放过食盐后,野韭会流泪,得赶紧炕粑粑。

油很金贵,野韭粑粑本身,又喜油。奶奶舀出一丁点油,沿着锅边快速抹。顿时,锅身油光水亮起来。把野韭和米粉调成的糊糊,一勺勺按进锅里。

粑粑,粘住的是春天的气息,回味的是田野的希望。吃不够,站在厨房不走。奶奶说,野韭是发物,吃了头上长疮。我们一听,才砸着嘴,从灶台边走开。

清明回故乡,给早逝的堂哥上坟。

堂哥的坟墓在野外的一条河边,那地方开敞,刚下过一场雨,野韭多得让人惊叹。以至于来不及悲伤,竟匆匆拔起鲜嫩的野韭来。野韭还真是奇,越是坟头,越是长得茂密。

这似乎有某种感应。在我的故乡,年轻生命去世,无法进入祖坟。这块坟头,专门埋葬远远近近几个村庄那些还未老就由于各种原因而逝去的生命。

他们活在世上的时间短暂,死去了,能量也无法消失,被造物主赋予这些野菜,以一茬一茬的气势融入其中。亲人们走到这里,心怀悲伤,看到这些比别处蓬勃的生命力,感受的仿佛是亲人的活力,伤痛会有所减轻。

就像此刻,拔着堂哥坟头的野韭,也就好像,在感受他生命的活力。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一大捧野韭菜,洗洗切切后,加几个鸡蛋,煎成黄绿相间的蛋饼。碗里的米饭,是故乡田野里最好的晚粳米。

游子回到故乡,这样的味道,味不醉人人自醉。

第二天,来到文老师家,陈姐姐拿出早已洗净沥水的野韭菜,开始做粑粑。当小小巧巧的粑粑端上来时,黄亮脆焦,好看得让人不忍心动口。

你一个我一个, 一盘野韭粑粑,顷刻间没了。

见我们意犹未尽,老师没有如奶奶那样,说野韭粑粑吃多了长疮。而是笑着说:野韭粑粑香,也不能多吃。待会,还要吃饭呢!

我的散文集《故乡的女儿》已出版,它以自己的方式在世间行走,和喜欢它的人慢慢相遇。

(0)

相关推荐

  • 美食三题

    朱碧莲 朱碧莲,的确很像一个美女的名字,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朱碧莲可不是一个人名,而是春姑娘派来慰问美食家们的一个小天使. 这是一种春天常见的野菜,近年来在餐桌上大受欢迎,特别是吃农家乐的时候,从来不会少 ...

  • 永远的老家

    清明节是中国祭祖的节日,也是踏青和出行的好日子.每到这一天,爷爷带着儿子,儿子带着儿子,或爷爷带着孙子,更或是自己带着自己去上坟或出行.到了墓地,这时父亲对儿子说:"这里埋着你爷爷和奶奶&q ...

  • 义津往事(11)|三月三,蒿子粑

    钱华萍 供图 三月三,蒿子粑 作者:许芳林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三月三,是鬼节.这天只有吃蒿子粑,才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至于为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 难怪正月一过,义津的家家户户,都纷纷借磨子,磨点 ...

  • 半碗饸饹面

    半碗饸饹面 文∣榆木‍ 整整十五年,老兴才回到家乡,首先是去看了奶奶.奄奄一息的奶奶躺在炕上,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但还能认清站在面前的,就是她最疼爱的长孙.她的眼里,闪出了亮光来,"饸饹面! ...

  • 【感悟生活】近乡情更怯

    又是一年的清明时节,再一次验证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亦非虚言.每至清明时节,细雨纷飞,春寒料峭,回乡祭祖,思念之情,浓郁至极.爷爷奶奶坟头的草木,已是几经枯荣.原本高耸的坟头,在岁月 ...

  • 诗歌 | 黄灿然《天堂、人间、地狱》:偶尔我也回地狱,像回故乡

    你身上有天堂,但你看不见因为你以为它在别处,  你身上有人间,但你也看不见因为你只感到自己在地狱,  所以你身上全是地狱但你以为这就是人间人间就是这样.  我也曾像你一样是地狱人,但后来像移民那样,变 ...

  • 朱老总50年后回故乡:穿得不如县干部,自家人不认自家门

    "朱总司令回来了!"朱德家乡的人们奔走相告,传递这一喜讯. 从1909年春离开四川去云南算起,50多年中,朱德并不是没有到过四川,只是由于身负重任,没有机会回家乡,1960年3月, ...

  • 冬天回故乡(外五首)

    作者:子墨 夜色是星星的天堂,是谁捧着月光,赠与我诗意的思量?总是在夜晚来临的时候,一切的幻想都在蔓延,也把许多事情寄托在梦乡. 雪里藏不住秘密,夜色也遮掩不了思想,心灵的独舞,常常让自己在夜晚畅想. ...

  • 过节,还得回故乡

    凌晨给导师过生日,一群人还聚在一起,可此时在了高速路上.同是一天,时空却位移了这么多,昨夜便在感慨时空的有趣,现在想来还是回味无穷. 高铁开通以后,贵阳到长沙只需几个小时,比起开车快了太多.可有时家人 ...

  • 我想回故乡养老:朋友们纷纷劝我 千万不要回去

    今年,是我远离故土.背井离乡的第二十六个年头,在月是故乡明的思念牵挂里,我对朋友们说:等我六十岁,就回我故乡的老家养老去了. "什么?你要回老家养老?你忘记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老话吗?回不去 ...

  • 苏步青与妻子:超越民族的爱情,相伴60余年,妻子43年后才回故乡

    苏步青 1953年,松本米子--苏步青的妻子,一位日本人却选择加入中国国籍,正式成为一位中国公民. 此时距离她随丈夫苏步青来到中国生活已有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间,因为国家问题她从未返回故乡,更是为了苏步 ...

  • 周总理为什么终生不回故乡?说:不要给家乡添麻烦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周总理为什么终生不回故乡?说:不要给家乡添麻烦 ----下面是文字版---- 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一个人成功了,都会回到家乡,倒不完全是为了炫耀,而是要回馈乡 ...

  • 七律·回故乡探望叔婶|满江红·忆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七绝·致敬英烈|赏析(南郭居士·郭军)

    诗词赏析系列             赏析:南郭居士    诗词:薛俊东  牵手一生  大圣 七律·回故乡探望叔婶 文/薛俊东 秋风又拂稻花香,叔婶家中昼夜忙. 冷月渐沉磨豆腐,晨晖初露拌猪粮. 远飞 ...

  • 鲁迅为什么晚年不回故乡,甚至不愿意说自己是绍兴人

    思乡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题,早在汉代<古诗十九首>就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诗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里,从小受到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