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丘为之《寻西山隐者不遇》
相关推荐
-
「诗·名家」四知堂:秋水谣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四知堂短诗五首 一.秋水谣 秋水生于凝眸 秋风如令,一阵紧过一阵 水岸,蒹葭扶摇夕阳 大雁掠过云上波光 吊脚楼上,阿妹背倚美人靠 绣完嫁衣的最后一 ...
-
归樵:一诗一得(831—84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 ...
-
一首赫赫有名的“隐士”诗,揭秘真正隐士生活,看完你还向往吗?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 ◆ ◆ 来源 | <唐诗三百首>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唐诗三百首>020 寻西山隐者不遇 ...
-
千家诗(一百四十)——山中寡妇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律诗部分.今 ...
-
三首充满禅意的唐诗——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常见《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读完心生欢喜,并起向往之情,你最喜欢哪一首?
三首充满禅意的唐诗,看有没有那么一首,让你一读就心生欢喜,并起向往之情呢. ️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唐·刘长卿&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解读: 沈德潜认为所谓感遇即"感于心,因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与感知遇意自别"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募. 注: 池潢:池塘. 三珠树:即三株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树. 矫矫:鸟 ...
-
唐诗解读——张九龄之《感遇十二首》(其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暧,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 伊:语气词. 岁寒心:忍耐寒冷的特性. 荐:进奉,进献. 解读: ...
-
唐诗解读——王维之《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
-
69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遇》
磬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 ...
-
诗词鉴赏打卡 | 20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 ...
-
唐朝无名诗人丘为一生孝顺后母,写下一首诗《寻西山隐者不遇》/《山行寻隐者不遇》,入选《唐诗三百首》
俗话说"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自古后母和继子便是天敌,能和睦共处的少之又少. 不过唐朝却有一位诗人,以侍奉继母至孝而闻名于世. 此人就是丘为,生卒年.字.号,均是不详,但是关于他 ...
-
一天一首唐诗:《寻西山隐者不遇》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