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中医之门第37篇:太阳中风

(0)

相关推荐

  • 中医入门(35)太阳病之太阳中风与桂枝汤

    太阳中风是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 太阳系统承担着人体机能的三大主要功能.保护人体的防御功能,温养肌肤腠理的功能和管理毛孔开 ...

  • 第241篇 同人现代语言解读伤寒系列(9)

    原创 同人 四圣弘医 今天 人体脖子和肩颈受到冷风后经常会导致脖子僵硬紧张.以及疼痛.人体的颈部.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地方,人体内水的正常流动是实现人体热平衡的载体.足太阳膀胱经"位于&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2

    02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太阳中风,发热汗出,不是大汗出,是身上潮乎乎的汗不太多.脉缓是因为出汗了,水分丧失了一部分,而且毛孔是开的,所以这脉一按就缓了.太阳伤寒是一点汗也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五苓散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

  • 中医入门(36)太阳病之伤寒与麻黄汤

    太阳伤寒为<伤寒论>太阳经病之一.乃风寒外束,卫阳被遏,失于温煦,营阴郁滯,太阳经气运行不畅之症候.表现为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身疼.骨节疼痛.无汗.脉浮紧等.为太阳表实证. 发生在太阳 ...

  • 迈入中医之门第37篇: 太阳伤寒

    骨病就用黑百通,皮肤有病活氧油! 如上文所述,身体体表系统称作太阳系统,太阳系统的内涵即有具体的一面,如体表的毛孔.津血和水液,又有抽象的一面,如疏布在体表毛孔之外的气(能量)和体表的经脉(经脉是能量 ...

  • 迈入中医之门第69篇:中风论治

    本文所论述的"中风",并非之前在六经辨证中提到表系统虚弱出汗的"太阳中风",而是指老年人常见的突然昏厥.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 ...

  • 迈入中医之门第36篇: 太阳中风

    骨病就用黑百通,皮肤有病活氧油! 身体体表系统称作太阳系统,太阳系统的内涵既有具体的一面,如体表的毛孔.津血和水液,又有抽象的一面,如疏布在体表毛孔之外的气(能量)和体表的经脉(经脉是能量流动的通道) ...

  • 迈入中医之门第38篇:太阳伤寒

    作者:同人,原文首发公众号"四圣弘医",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授权. 后三期发文预告:中医视角下的人体六大系统(带讲解视频).阳明系统与阳明病.阳明病分析和对治思路. 发文规则:周一. ...

  • 迈入中医之门第32篇:六经辨证与太阳系统

    作者:同人,原文首发公众号"四圣弘医",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授权. 后三期发文预告:太阳病简介.太阳病纲要1.太阳病纲要2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qu ...

  • 迈入中医之门第2篇:宇宙、太阳、地球与中医的阴阳

    关于宇宙的形成,目前科学界的观点是:宇宙的形成源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而成.在大爆炸之前,宇宙中"空空如也",没有物质,只有能量在运行.能量聚合产生的大爆炸后,巨大能量波持 ...

  • 迈入中医之门第69篇:中医视角解读“中风论治”

    本文所论述的"中风",并非之前在六经辨证中提到表系统虚弱出汗的"太阳中风",而是指老年人常见的突然昏厥.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 ...

  • 迈入中医之门第32篇: 六经辨证与太阳系统

    骨病就用黑百通,皮肤有病活氧油!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创立的"六经辨证原则"是系统地观察自然与人体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辨证方式.简单地说,六经辨证的原则是按照人体内 ...

  • 迈入中医之门第73篇:中医视角解读“出血类疾病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头痛论治.梦病探析.肿瘤发病原理探析.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