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歧底的“阿舜本”枇杷

题图:银山摄影
话说枇杷那些事(17)
你隐秘的舒爽,耳语和呼吸,戴上了口罩,系上了我的心,融入了圳湖,目的是,传递不为人知的甜蜜。
1
不时不食,春天该吃的就是枇杷。
然而,天公经常不作美,因为霜冻干旱极端天气影响,今年莆田枇杷产量大面积锐减,常太早钟枇杷也创历年来供应链最低极值,且因为闰年缘故,又比往年早熟约半个月左右,自正月热销至今,历时29天,就已经莫名其妙地接近尾声。
往年随着早钟枇杷季采摘结束,“大王爷”解放钟枇杷很快就能接棒过来,可今年“大王爷”的成熟期就不好预计了,拆纸封看果子的生长情况,基本上不容乐观,空窗期估计有可能要半个月之后。可预定单是一个接一个,心想自己家的枇杷荒废已多年,光靠近两年的物理干预,果品虽然好,但产量毕竟有限,没有充足稳定的供应链,怎么办?三月白、东湖早、香妃红……要么刚嫁接,要么内供,还有其他品种可以接龙吗?
2
3月12日,午后,灵鼓和“华钟号”小战驴送枇杷下山特供老同学送礼,路过坝头,先是远远望见蒲鲜汇的小妞在那坝上秀大腿,然后又邂逅正前方一字排开卖枇杷的老奶奶,其中有一位大姐微笑着脸,正视着我,甚是和善,我见她脚边就一小筐枇杷,筐里的枇杷却全都是圆溜溜的,像是大五星,又像东湖早,甚是好奇。于是乎,就和她攀谈起来。
“你这枇杷好吃吗?”
“试试看呗,尝一颗你就知道了。”
“你这货有多少?”
“喜欢吃我带你去我家看。”
……
啥品?个头非常匀称,圆润光滑,清一色,近乎四面光,大口径,颗颗像模特般,码起来整齐列队,特别吸引眼球,单颗重量基本上在1.4两-1.6两左右,又易剥皮,闻之浓郁的果香,爆汁,水分足,甜度适中,准确的说,是蜜酱甜,裹挟着淡淡的果酸,后韵让我兴奋不已,果核多以四粒对称居多,最重要的卖点是,皮稍厚,耐远途运输。而收“统果”经销商因为远途运输成本问题,偏远地区不愿意去,而现在随着快递业兴起,亲们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朋友圈订购,快递选择它尝鲜,是一种非常的选择!
或许真是无巧不成书,带我去看这“货骚”的,正是“阿舜本”的后裔黄华芳姐姐,朋友圈分享了动态,有些老铁们按捺不住,短短两个小时左右,就预定了30多票,我大致算了一下,200多斤……第二天再次远奔这个枇杷谷,甄选了100多斤,电能差点耗到最后一格,夜幕下直接在东太中转场分拣打包,在场所有人几乎都目瞪口呆,常太境内居然还有这等胖嘟嘟、清一色的“货骚”。
计件员小蜜说:“你这枇杷装箱几乎全部都超重了。”灵鼓笑着回复称:“超一点点没事吧,只要不加邮费就好。先分享给老客户,试试怎么看,反正就是试试看。”小哥说:“我尝一颗可以吗?”“可以呀,来来来,吃完要说体会哦……”
然而,毕竟是头茬采摘试鲜,没有主流市场认知度,有些成熟度值不是太高,第一批回馈的亲有近半数褒贬不一,上海、湖南、东北回馈良好,可我心里也还是有点忐忑,虽然我喜欢这种果酸,但这并不能代表市场。试水了两批之后,总结说明主要问题还是它的成熟度值,自从传递枇杷开始,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当天晚上甄选打包,因为夜灯影响,未能合理分层分区,虽然做到第一时间包装寄出,但是影响了亲们的最佳口感体验。
“阿舜本”,别称“万顺本”, 是虎歧底人黄玉舜发现的小品种,故后人以他名字命名,距今栽培史其实才35年,目前仅虎歧底这一带有零星栽培,但是网上没有任何相关信息披露。
好东西之所以好,是因为把它生对了地方。“阿舜本”果品有卖相,特别适合送礼,因为耐储存,不易烂果,单株产量高,且每年的生长周期在早钟六号之后,解放钟盛产期之前,曾一度紧俏,在20多年前,早钟六号还未面世时,市场单价就在8-9元左右,多流通广东、浙江两省为主,也有极少部分流通到河南。而常太其他周边村庄之所以没能推广栽培,正是因为离不开这里的气候、土壤,地理,水文等多方面因素。早前也有其他地方试栽培过,却多在解放钟盛产期后才成熟,故其他地方不具备市场地位。
虎歧底这个地名,显然具有藏龙卧虎之威,亦有诗意的遐想空间,它其实就在天马山脚下。纳闷的是,枇杷节、直播搞得那么热热闹闹,居然只字未提?
东圳坝上,每天游人如织,稍停顿片刻,呼吸吐纳一根芙蓉王,也能窥见一斑呀!
虎歧底属松峰村辖,整个生产队分顶厝和下厝两个小组,共有6-70户果农,每户果树约有3-400株,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青壮年种植管理,老一辈的果农因为年纪越来越大,抛荒的枇杷自然也就越来越多,这和南京头等其他村庄的种植情况差不多。
庆幸的是,这里目前基本上不在库区拆迁范围,如果不是疫情防控影响,黄家后裔多出去做鸡公煲,办食堂了。亲们若是有兴趣的话,这会儿可以上山来撒欢啦!一边吸允“阿舜本”枇杷,一边谈恋爱,因为这里毗邻“映碧圳湖”、天龟线观景风光带。
(远在海角天涯的亲,也不必着急,虽然地域和产区相距较远,但有快递小哥在,多远都给你递过去。遗憾的是,因为疫情防控,暂时未能走出国门哦!)
3
忠诚土地多奉献,青山薄水育奇葩。早期莆田枇杷品种达100多种,可世人只知道解放钟枇杷,色泽鲜艳,果个特大,肉软汁多,甜酸适度,味美爽口,但是,还有那么多奇葩品种是我们是不知道的。连灵鼓的父亲是农学专家,经常也说不清楚,答不上来这呀那呀是啥品种,多以“实生”、“本树”随便含糊搪塞过去。
以红肉系来说,这里有香钟、大钟、长虹;白肉系有乌躬白、本地白、九华白、三月白、解放白、绿脚(枝)……好多的品种名,如同武夷山的正岩茶一样,世人能知晓识别大红袍,肉桂、水仙都不错了,若是再细分铁罗汉、水金龟,马肉、牛肉……确实挺让人为难,除非你是有专业有技术的果农,哎,反正这些个地方出彩的枇杷,说它是云里雾里的,说明它很高级,有新色!
喜欢吃枇杷的人不免好奇,既然枇杷有那么多品种,那命名有什么原则呢?以早钟枇杷为例,早钟六号枇杷是以国产解放钟为母本、日本良种枇杷森尾早生作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的“特早熟、大果型的枇杷新品种”, 该枇杷有特早熟、优质、大果、丰产性好多个特点。因为该树种育苗当初编号为6,早熟,故称之为“早钟六号”。 
而“大王爷”解放钟枇杷,实际上不需要我等过多赘述,它选自莆田市城厢区英龙街绣衣里的“大钟”实生变异味,1949年莆田解放那年发现而得名。其最大单果重可达172克,曾在1954年西德举行的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故被誉为“枇杷王”。它的世界性地位,一直都不曾动摇过。曾经如是,当下如是,今后亦如是。
4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走过崎岖山路,攀上山顶,游移在水云间纯粹的阔大和寂静。可以艰难,也可以轻松,哪里的风景最吸引你眼球?哪里的枇杷最值得您称叹?
天有阴晴冷暖,果实有大有小。在味觉里,它可以甜,也可能酸,但愿您和我一样,相信,愿意,享受,感恩这一生有机会这样噼里啪啦刷屏放肆说枇杷。
小小的枇杷,大大的世界。它用枝繁叶茂,证明着它的风华。感受、思考、体味,老天爷厚待我们的好物,因为热爱,我们才有了这样的话题。
话说枇杷这些事,已经第17了,基本上都是比较碎片的日记,谈不上定义什么枇杷才是极致好枇杷,蒙自、云霄、攀枝花、江浙、湖南,甚至是安徽……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枇杷,可观、可尝、可赋,只要天意能安排,遵循大自然的秩序,给它一点时间,结果往往都值得我们称颂。
生活本来就是需要称颂、乐趣的吧!但乐趣是需要寻找的。乐趣哪里有?旅行的路途中、美食的咀嚼中、烹饪的过程中,甚至是枇杷速递到您手中,亲们打开纸箱的那一刻……
快乐也很简单,幸福也不难发现,吃货如何更快乐!那就是用心和行动,热爱生活的人都懂得分享,分享即快乐!致敬每一位和时间赛跑的枇杷人,致敬每一位助农的亲。
守住初心,真情传递。
5
“小钟啊,枇杷红了没有啊?这时候的枇杷,是不是很酸啊?”
“灵鼓,每周三你寄深圳这个地址一箱。”
“什么时候白的枇杷上市?”
“等你有货源的时候告诉我啊,我要几件送礼。”
 “下周我上来找你喝茶,帮我留几箱。”
……
多年以后,还会记得,还会温馨,您还会再问一声,“灵鼓,还有枇杷吗?”
这一节本来是不必要加码进来的,什么才是恰当的好?写太多让人负担,刷屏太过让人厌烦,如果没有感触,灵鼓也不会流淌,幸福,愉悦,哪怕是淡淡的果酸…….
在传递枇杷这三年多的时间里,灵鼓深知,城市里的水果店、超市里的枇杷是越来越大颗,越来越好看,卖得越来越贵,但是,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而那些水果拼盘之外的乡野旮旯的小枇杷,那些老家带着奇异香醇的橄榄,摆盘各异的杨桃,带着淳朴民风特色的沙棘汁,却越来越受世人喜欢,为什么?有时,真让人觉得天刚刚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