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村民,挺好

零九届时候,班里的两个男学生大打出手,起因是一个学生嘲笑另外一个是“村民”,这个称呼让他感到不爽,觉得是对他人格的侮辱。
后来我在班级讲话的时候说,“与时俱进”这个词说起来容易,但是如果真要做到还是非常困难的。就比如村民这个称呼,乍听去会让人心里感到不舒服,觉得它代表了贫穷和落后。实际上,今天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强大物流的介入,我们整个地球都仿佛成了一个村子,大家虽居住各处,但早已做到了信息共享互通有无。

所以我开玩笑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同住地球村的村民。如果别人说你是村民就心生了气愤,除非你把自己当成了外星人。当时班里的同学笑得很起劲,包括那个出手打人的同学,脸上有一点点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这样的讲话,只是属于我在班级管理时,对学生进行意识疏导上的一种策略。实际上,从我个人情感上来说,对于村民我还是有一份特殊的情感的。
我总是觉得,人家叫你一声村民,其实并没什么好生气的。你看我们的父母生活在农村,自己也从小在农村里长大。暂时看去脏乱差和代表落后的农村,实际又给过我们生活和成长所需要的一切。
所以我是深爱农村的,并且以自己是村民而感到自豪。我现在回忆起来,小时候在农村度过的日子依然是那样的美好。特别是故乡的山野曾经给我的童年带来过许多的色彩和趣味。

记得那时每到周末放学回家,就一定会去一座叫大坑里的山上去游玩。山间有一条溪流,不大不小,恰好可以进入其间嘻戏和乘凉。水里有小虾,石头下面有螃蟹。我和伙伴们一起抓了来,回到家用油煎炸,金黄酥脆,是童年难得的美味。山上野果很多,特别是夏天的山楂和秋天的毛栗,漫山遍野都是,就那样大度地满足着那个贫瘠年代里的我之于零食的欲求。
我的老家居于山上,屋后有一片大的松树林,那里成了我和堂弟堂妹的乐园。我们经常出入其间,采摘蘑菇,砍伐野生的竹子做成水炮。又时常会发现一些奇异的果子。这高大松树下面的灌木丛总是会给我带来许多的惊喜。不过我也有害怕,听村里人讲,好像看到有粗壮如啤酒瓶子的大蛇在其间出没。不过我还是常常会去,只是在内心里多了几分忐忑。

老屋的门前是一处坡地,种了许多的竹子。母亲放养了一大群的土鸡,成天咯咯哒哒在其间出入,然后回馈我们以许多的鸡蛋。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里,无论蒸煮煎炸,鸡蛋都是我最喜欢的美味。有一回,我发现一窝白花花的鸡蛋躺在一个隐蔽的草丛里。当我把鸡蛋尽数捡拾回家,告诉母亲自己的发现。母亲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以前就曾经发生过鸡妈妈突然在某一天带着一群小鸡回家的事情。我于是在兴奋之余又有了一点仿佛做错事的遗憾。
春夏之际,门前坡地的竹林里,有许多的竹笋在土层里冒尖,这成了我家饭桌上最常见的菜肴。为了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笋可吃,父亲还特意种了品种不一的竹子。红壳的雷笋香甜可口,是我最喜欢的。还有一种石笋,最迟冒出土层,无论怎样烧煮,都有几许苦味。不过在炎热的盛夏时节,我们家并没有别的菜蔬,于是父亲拿来腌制的猪肉和石笋一起煮了,那种又苦又咸的味道却也帮助我们遣度了许多艰苦的日子。
今天,我故乡的老屋早就已经不在了,不过在回忆里面,却是那样地充满了味道。如果可以,我倒是真希望自己可以回到当年,再过一次那些苦中有乐的日子。

我在想,等我退休了,如果条件允许,我会选择回到乡下。我有一所房子,刚好处于村落之间。房子背对一处低矮的山丘,屋后有一片大的菜园。门前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地流过四季。春天的时候,我在屋后的菜地撒上各色的种子。夏天时各色瓜果蔬菜的藤蔓便悄悄地爬上我事先给编好的棚架,在风里绿油油的招摇。每日里,我都在等待和收获,吃着自己种的蔬果,感受着山野的快乐。
我来自农村,原本就是一个村民,最初从哪里来,最后就该回到哪里去。人生短暂,不去想太多,也就没有了那些日常的烦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生活的愿望变得简单和朴实,日常的生活也就会显得充实和富有。
就做一个村民吧,这样其实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