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这种“土”有多珍贵

(0)

相关推荐

  • 国内土壤科研进展(2021年第4期)

    导    读 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介导土壤与植物关联关系研究中取得进展等6则进展. 来源:根据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生态农业研究所.南京农大资环学院.浙江大学资环学院等单位网站近期相关报道整理. ...

  • 留住秸秆就是留住黑土地

    中国有机肥协会 提供最前沿的行业信息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这句出自<吕氏春秋>的名言,是说不能采用只顾眼前利益,丝毫不为 ...

  • 黑土地吃上“营养餐”

    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的黑龙江省,黑土耕地面积达2.39亿亩,发挥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要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提升黑土有机质.综合施策形成合力.明确黑土地保护主体责任,切实 ...

  • 保护性耕作技术“梨树模式”支撑东北黑土保护丨亮点成果

    导    读 近年来,中科院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进一步增进公众对中科院亮点工作的了解,同时促进院属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成果的传播推广,特启动& ...

  • 系列报道 | 又“稻”一年丰收季,水稻肥暗藏哪些商机?

    编者按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水稻生产的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质米与劣质米差价日益扩大,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水稻生产一直追求高产.优质. ...

  • 如何保护利用“耕地中的大熊猫”?中科院集中科研力量要答案

    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万亩示范区.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东北黑土区是全球四大黑土区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 ...

  • 秸秆还田新方式来了!耕地中的“大熊猫”将越来越“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耕地的肥力与作物能否高产丰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要丰产,自然离不开肥沃的土地. 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就是我国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和最具生产潜力的土壤,是著名的"黄 ...

  • 每日一星|韩晓增:黑土地的营养搭配师

    图为正在做实验的韩晓增.(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报) 13份文档.1个视频.4篇文献--这些是记者采访韩晓增团队时收获的一小部分黑土研究资料. 韩晓增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与黑土地打 ...

  • [首藏作品](6507)保护黑土地 科研人员拿出“中国方案”

    保护黑土地 科研人员拿出"中国方案"◎本报记者 杨 仑"十四五"开新局四季轮转,春回大地.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块肥沃黑土地上,6大类40台庞然大物般的农机具一字排开 ...

  • 中国粮食危机:黑土地正在变黄,千万年东北黑土50年内消失

    2021年2月4日,<科技日报>刊发了一篇关于如何避免黑土地变黄土地的耕作方式,从而让黑土变黄的话题,再一次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也许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个中所隐藏的潜在风险,而它的出现,将会让 ...

  • 黑土地瘦了,50年内或将永远消失,粮食危机正在靠近

    说到吃饭,对于吃货来说,五常大米是无人不晓,很多人都吃过五常大米,正不正宗另说.这五常大米之所以好,根本在于这种植大米的黑土地,为了这些黑土地,还有人租了田地不种地,而是打起了这黑土的主意,想靠黑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