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稿上石,如何选择我来告诉你

简单的说,临摹顺序应当按照从古到今,从平易到险奇,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临摹,而每临一方作品临摹者都要深切体会完成一件作品的基本程序,熟练掌握篆刻技法的各个要领。

临摹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究竟是水印上石好,还是反写上石好,究竟是“渡稿”好,还是真接反写上石,历来争论比较大,大家各执一说。

反写上石

反写上石(就是拿毛笔直接把印稿的内容直接反写在石面上)。

甚至有的篆刻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出手”好,其他的,如果你不是反写上石,最终就会沦为下流“俗手”

可是我们试想,让开始临摹的新手,拿起毛笔来,就把印稿内容反写到石头上,并且能够跟原稿尽可能的接近,这显然,太难为新手们了!

因此,反写上石是需要一些条件并且需要区分场景的:

1、有书法功底。对篆书(包括大篆、小篆、缪篆)都有一定底子,拿起笔来,不管是凌空书写也罢,还是在印床上、手下或腕下垫点东西写到石头上,这都可行。

对于初期的新手,这种场景也很少出现,初学者篆书水平高的并不多见。

2、反写上石最好用于创作,对于初期的临摹并不好。因为既是临摹,大都是要临得跟原稿“似”,不管是形似还是神似。

而这种“似”,并不是操作者篆书水平高就一定能达成的,甚至会因为你有较高的篆书水平,而保留下一些固有的书写习惯,恰好与原印不相同,因而影响临摹效果。

3、把篆书的学习跟篆刻区别开来,当成两种功课。书法用以提高用笔和领会书意,篆刻用以学习章法和刀法,学习在石头上经营位置,两者完全可以并行。

对于初学者,不要担心自己不是反写上石,就觉得低人一等,只要你临得像,临得好,是不是反写上石,都是好的临摹作品。

水印上石

大致用墨在纸上写了稿子,然后用清水渡稿到石上的法子,也就是水印上石方法。

这通常被认为是最正宗的上石方法。因为例如陈巨来等等大师都是这样的法子上石的,这也是传统方法。

1、为了保持兴趣。注意仅仅是为了保持兴趣,最初拿现成的复印印蜕上石,无可厚非,至少这样可以使练习刀法的目的先行达到。

2、再进一步,从原印稿上用毛笔钩描出来的印稿,再复印上石。这种方法的实质同样是经过了书法和笔意以及刀法考量的思考的。

3、不忽略篆书练习。其实问题的重点在于,不要因为有了新的上石方法,就忽略了篆书练习,忽略了原印蜕里笔意、刀法、章法的认真思考和仔细考量,这才是重点。

涂黑了印面直接刻

大部分新手对拿起刀就在涂黑的石头上开刻的高手崇敬之至,敬仰之情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当然,涂黑就直接刻,一定是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达成的功夫。

但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析:

1、因为涂黑印面直接刻的,这种刻法,到底适合不适合临摹?

我之所以打上问号,是因为在直接刻的过程中,考虑了某个笔画的位置,很可能失去了字的粗细,考虑了粗细,又有可能失去某个偏旁的位置……

这是直接涂黑就刻的新手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涂黑就刻的高手已不是问题,但对于新人,这些问题是必然的问题。

因此,临摹初学者似乎不适宜涂黑直接刻,而临摹时涂黑直接刻有一定水平的高手,又需要注意整方印的气息;

2、涂黑直接刻非常适合白文印创作,朱文印不建议涂黑直接刻,特别是元朱文。

大致涂黑印面直接刻的白文印,刻印者对印面内容,选字选篆、冲刀切刀,聚散疏密大致是心中有数的。

总之,篆刻学习的临摹是反复实践、时刻反省的过程。临摹的整个过程是达到心手相应的过程。

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想法、手上功夫的合而为一,反复实践是把自己心头的想法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时刻反省是经常修正自己的想法。

很多人以临摹印章的数量来衡量功力深浅,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从量变到质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临摹学习,掌握各技法要素需要一定临摹数量的积累。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为了临摹数量而忽视临摹质量的临摹表现。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篆刻天地

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关注即可0元领取

16节真人直播精品课程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