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中国建筑摄影鼻祖恩斯特·伯施曼的三次中国之行
相关推荐
-
穿越时空的记忆
1902年,20多岁的恩斯特·伯施曼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外观,精巧的布局,高超的工艺水准深深的打动了这位初到东方的年轻人. 四年以后,伯施曼的人重返中国,开启了长达四年的中国建筑考察之路. ...
-
穿越时空的记忆------一位德国青年百年前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方校长视点 1周前 ↑ 提示点击箭头上方蓝色字关注! 视点多棱镜 多视角看世界 公众号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一位29岁的德国青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外观,精巧的布局,高超的 ...
-
迷人的中国古塔
中国塔建筑,欧洲人习惯称之为宝塔,需专辟领地全面阐述.究其直接原因在于人们将其列入不同的建筑类别,并视为优秀的艺术品和宗教文物,以品别其中的兴味.自1909年考察中国建筑归来,我便着手从事中国建筑艺术 ...
-
德国建筑师用六张图记录百年前的雅安
公益广告 百年前德国建筑师镜头下的雅安 百年之前,趁着中国国门大开,西方的艺术家.建筑师.传教士陆续来到这里,在这片神秘壮阔的土地上游历考察.面对中国独特的文明,这些西方人大为震颤,惊叹中国艺术的伟大 ...
-
【重磅】中国建筑陶艺研究开山之作
1902-1904年.1906-1909年,德国建筑师伯施曼两次前往中国考察,1927年出版的<中国建筑陶艺>便是其研究成果之一.本书致力于中国砖石建筑的装饰研究,是西方汉学界和建筑学界系 ...
-
中国建筑摄影鼻祖恩斯特·伯施曼的三次中国之行
恩斯特·伯施曼(1873-1949) 伯施曼1873年生于昔日东普鲁士的梅美尔(Memel),1891年高中毕业后到夏洛腾堡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1896年进入普鲁士政府机构担任建筑与建筑工程事务的官员 ...
-
中国建筑摄影鼻祖 恩斯特 · 伯施曼的三次中国之行
恩斯特·伯施曼(1873-1949年) 伯施曼1873年生于昔日东普鲁士的梅美尔(Memel),1891年高中毕业后到夏洛腾堡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1896年进入普鲁士政府机构担任建筑与建筑工程事务的官 ...
-
恩斯特·伯施曼。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也就是1902年,一位29岁的德国青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外观,精巧的布局,高超的工艺水准深深的打动了这位初到东方的德意志青年. 四年以后,这位名叫恩斯特·伯施曼的青年人 ...
-
伯施曼:孔庙是中国文化和政治高度结合的建筑符号
孔子极其学说在西方也广为人知,伯施曼在考察中国祠堂建筑的时候对分布在各个省份孔庙进行了考察记录,为西方人深入了解孔子和中国建筑提供了新的素材.伯施曼通过曲阜.太原.宜昌.长沙等地祠堂建筑的考察,呈现了 ...
-
伯施曼和中国宝塔
来源:京报网2021-05-01 10:00 X 作者:峥 嵘 1906年至1909年,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跨越中国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宝塔等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
-
王楠:伯希和的三次中国之行与早期汉学研究
编辑按:本文原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十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因字数限制,微信版删去提要和注释,引用请参考原书. 伯希和的三次中国之行与早期汉学研究 王 楠 伯希和的汉学研 ...
-
旧影|1908年,柏石曼镜头下的太原
1902年至1904年,德国建筑学家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以东亚地区驻防旅建筑监察员的身份,被德国政府派遣到中国,在此期间他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6年8月 ...
-
一百年前德国建筑师伯施曼镜头下的苏州宝塔
1906-1909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恩斯特·伯施曼跨越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宝塔等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 ...
-
中国古代宝塔旧影
2021-04-05 15:00 <中国宝塔> 早梁思成.林徽因20年 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第一人 中国宝塔研究开山扛鼎之作 520张插图和照片+27万余字考察报告 ( 内 容 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