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远江滩》等三组文图(1979年)
相关推荐
-
【国画油画】蔡楚夫: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蔡楚夫在纽约历届双年展最佳作品前留影 此时的蔡楚夫定居纽约,风华正茂,以自己对中西文明的理解,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借<雪霁>系列油画作品,获得1989年"历届纽约艺术双年展&quo ...
-
《男儿到死心如铁》等三组文图(1979年)
81.男儿到死心如铁(上世纪70年代后期) 苏.辛之词,当时堪称是我心之最爱.而这辛稼轩词,其豪放与沉痛之感,尤其能够打动那时自己这年青的心扉.譬如这句:"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
-
《蒲江秋清》等三组文图(1979年)
96.蒲江秋清(1979年) 这画中景象,是我记忆中最为熟悉和亲切的.因为它是当年自己每常于傍晚时分散步之所在.这是蒲江边靠近当时县中的一处滩岸,景色清旷,似乎多少带着一点让人感怀和遐思的情味.无数次 ...
-
《清明蜀山》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一 此<清明蜀山>一画,若今日题之,当为"清明渝山"矣.幸而"巴渝"与"川蜀"两地,虽以人间行政区划观之已同泾渭,而以自 ...
-
有关当时油画风景写生的三组文图(1976)
22.溪路 当地的特征之一,是但凡道路,不管大路小路或新修的公路,都多沿溪行.平常日子,这路上鲜有人走,而一到赶场那天(三五天或者一周一场不等,视一时政策所定),则不说是熙熙攘攘,至少也是三二成串的人 ...
-
《山寺秋暝》等三组文图(1996)
一百二十四 一日于夕暝间见山林寺院浴于残阳余辉,当时感之于心,随即抛之脑后.孰料许久之后,面对素纸,这印象却杳杳地泛上心来,于是唬唬一阵地皴擦点染,移时间乃有此<山寺秋暝>一画.画已不拘任 ...
-
《陈哥儿》等三组文图(1976)
23.陈哥儿 这儿所说的"陈哥儿",追溯起来,就应该是<无聊>一画中的那位主人家了.当然,毕竟不能将其姓名原封不动地示之于世,所以这里就干脆来它个"存姓隐名& ...
-
《灶台》等三组文图(1976)
28.灶台 这区乡学校,毕竟始终都与乡村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当时每学期都有一次为期在十天半月左右的农忙假,一到这时候,全校师生除少部分去本校农场外,其余都将分散到附近的各社队去参加支农劳动.我第一次参 ...
-
《羡他僧家常得闲》等三组文图(1996)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选载第130.131.132.篇 一百三十 一日悠转于涂山寺后侧,偶见石坎路间,有农夫挑水上坡,将灌园,其举头遥望悠恬禅院,似有叹焉.见此心中顿感其内蕴,于 ...
-
《春溪》等三组文图(1976)
画中游"附记" 选载·中期第31.32.33.篇 31.春溪 这又到了新的一年,自己也回家过完寒假,再度回归既往的生活状态.早春时分,每逢周日,独自一人还是又提着油画箱儿,悠转在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