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唐朝李勣如何为人处事
相关推荐
-
大唐往事(258):立国六百年,一战而亡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50) 永隆元年(680年),李治废掉太子李贤,换上他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太子李显.而此时,距他生命的终结只剩下三年多点的光景. 回顾三十多年皇帝生涯--这在中国帝王里 ...
-
大唐往事(257):李治最能干的儿子,被这样被断送了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49) 武则天明示李贤老实听话做个孝子.但身为皇上的法定接班人,李贤又怎么可能放着天子权柄不争?光靠送两本书是别想解决问题的,接下来,武则天又打出第二手牌:挑刺.或者形象 ...
-
李世民为何特别恩宠徐茂公,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解答. 一.最大的荣耀. 李世民为了笼络唐初名将李勣(也就是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曾用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做了一件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 ...
-
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
长子李承乾,嫡长子,企图谋反,被废为庶民,两年后卒. 二子李宽,过继给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智云,早薨. 三子李恪,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诬陷下被冤杀. 四子李泰,嫡次子,有野心,李世民降为东莱郡王,在李治 ...
-
他最像李世民,也是众皇子中最优秀的,却拥有不堪的人生
众所周知,李世民骁勇善战,才华出众,为唐朝的建立立了不朽功勋.坐上龙椅后,他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在位期间,李世民让大唐的各项制度更加的完善.身为皇帝的他,不比普通人家,一 ...
-
千古一帝的思维:李世民临终前,为何把龙袍披在徐茂公身上?
说到徐茂公这个人,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在<隋唐英雄传>小说中,是鼎鼎大名的军师,类似于三国时代的孔明角色,也算是唐朝的刘伯温,他原名叫徐世绩,字懋功,后来他归顺唐朝,李渊赐他姓李,于是他 ...
-
胡雪岩: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今天少东家分享一部历史小说--胡雪岩全传. 在分享这部书之前,按照惯例介绍一下作家高阳. 高阳是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一生著作约90 余部,其代表作有<胡雪岩全传>.<慈禧 ...
-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解析
君子九思 红楼梦学刊 2014-08-30 这副对联的特点是上下联形成对句互文,它们组和在一起表达了同一种意思--世事.人情洞明.练达,都是做学问.著文章的要旨.互文也叫"互文见义" ...
-
《红楼梦》13副经典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13副经典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世故从来都是如此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世故从来都是如此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原创 老董 厚黑教主 2016-10-21 读懂一本好书,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 收获一个智慧,或许能开创一片天地. 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能借鉴"古人的智慧&q ...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的是对()的认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的是对()的认知. C.人际关系
-
读书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021\07\07 古诗词赏析丨读书 古籍名句 4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 解释: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 ...
-
论语日课454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 ...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什么脂砚斋批“此联极俗”?
还记得中学学过庄子的<逍遥游>,其中像大鹏这样伟岸的生物都要"去以六月息者也",可见作者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自由,正所谓"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