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化学诺奖得主李斯特:从德国邮寄自创催化剂给中国学生,鼓励后辈研发有机催化用于高分子合成
相关推荐
-
诺贝尔化学奖解读:他们的巧妙工具,构建了分子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6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公布了化学奖的获奖名单,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MacMillan)因为在 "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 ...
-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花落“不对称有机催化”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本杰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英裔美籍科学家大卫-W.C.麦克米伦(David W.C. MacMillan),以表 ...
-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关注领域,也是我国的“长板”之一
◎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10月6日,诺贝尔化学奖名单公布.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David·MacMillan)因在 "发展不对称有机催化" ...
-
【有机】江苏师范大学石枫课题组Angew:有机协同催化实现2-吲哚醇与硝酮的(3+3)环加成反应
导读: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石枫教授课题组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论文,通过6-氟异丙醇(HFIP)和手性磷酸(CPA)的协同催化,实现硝酮与2-吲哚醇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3+3 ...
-
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又有德国科学家哦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德国科学家Benjamin List和美国科学家David W.C. MacMillan因为"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
-
【人物与科研】杭州师范大学徐利文课题组:硅手性中心的催化构建和多官能化手性膦配体的设计及其应用方面的系列性进展
导语 手性配体的创制是有机合成化学和不对称催化领域的重要且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的研究方向.通过精确控制金属催化剂中手性配体的立体化学环境可以实现不对称催化的精准调控以制备具有优异的化学.区域和对映选择性的 ...
-
【催化】JACS:浙江大学伍广朋课题组——风车形有机硼催化剂助力聚碳酸酯合成
【催化】JACS:浙江大学伍广朋课题组——风车形有机硼催化剂助力聚碳酸酯合成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物理教室太冷,化学教室暖和,我决定转去化学系
当时时间10月6日上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Nobel Prize in Chemistry)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该奖项授予了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维·麦克米伦 ...
-
97岁化学诺奖得主每周工作50小时,错过诺奖电话因为在领另一个大奖!
10月9日,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John B. Goodenough 因在锂电池方面的杰出贡献与另两位科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M. Stanley Whittingham 教授和日本旭 ...
-
奇迹般的缪子实验|诺奖得主Wilczek
(温馨提示:文章内含中文版本.英文版本,满足更多读者需求哟!) Frank Wilczek 弗兰克·维尔切克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量子色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因发现了量子色动力学的渐近自由现象,他在 ...
-
诺奖得主最新发现,生物体竟会通过挤压来清除癌细胞|癌细胞|dna|细胞|细胞分裂|凋亡
撰文 | 王聪 对于所有动物而言,清除某些细胞是胚胎发育中所必须的,活细胞在成熟组织中也会自然脱落.例如,肠壁每隔几天就会完全焕新一次. 生物体清除不需要的细胞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称为细胞挤压的过程,该过 ...
-
「Nature」诺奖得主用万条基因表达破解细胞挤压的奥秘,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chen 导言:最近诺奖得主H. Robert Horvitz教授携团队通过敲除1.1万多条基因表达,发现了触发细胞挤压的机制,并为癌症治疗带来新思路. 人 ...
-
Nature重磅!诺奖得主揭示“另类”潜在抑癌方法:把癌细胞“挤”出去
细胞增殖和死亡是维持生命体发生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常情况下,机体会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这一主动机制清除"多余"细胞或即将特化的细胞,从而维持增殖细胞和死亡细胞在数量上的平衡.癌症或 ...
-
诺奖得主最新发现:简单一步就能把癌细胞“挤出去”?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顶尖科学杂志<自然>今天最新上线了一批论文,其中一项关于细胞挤压(cell extrusion)的研究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报道指出它可能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思路,甚 ...
-
诺奖得主本庶佑: 不要相信论文里写的东西,《自然》《科学》这些杂志上的观点有九成是不正确的
2020-08-03 21:38 本庶佑: 真正一流的工作往往没有在顶级刊物上发表 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每位学人都可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本庶佑的方法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元.本文摘选本庶佑关于求学.研究 ...
-
诺奖得主Wilczek:奇迹般的缪子实验
撰文 | Frank Wilczek 翻译 | 胡风.梁丁当 中文版 4月7日,<自然>(Nature)和<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杂志 ...
-
汉字有缺陷?诺奖得主罗素:汉字有三大“缺陷”,他指哪三方面?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豪于自己的母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当今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从古至今,颜真卿.柳宗元.欧阳询.张旭唐寅.苏轼等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