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清帝退位诏书的百年疑云
相关推荐
-
大清朝享国276年,你知道它是怎样度过它的最后那一天的吗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都炸了窝,纷纷宣布脱离清朝独立.清朝主持朝政的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不得不启用在家抱孙子的袁世凯来对付革命党.结果正是袁世凯给大清朝敲响了丧钟.袁世凯到了南方前线,对革 ...
-
清朝的最后时刻:溥仪颁发退位诏书前,隆裕曾召开6次御前会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事实上,以前为讨论此问题已经开过三次御前会议了,当然意见不能立即一致.一个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享受了200多年的封建特权,岂能一下子就甘心放弃 ...
-
隆裕皇后为何得不到光绪帝的恩宠?除了丑,还有其他原因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彼时的清王朝再也无力回天,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拥兵自重,要挟宣统帝退位. 1911年12月6日,宣 ...
-
隆裕与载沣之矛盾
光绪皇后(隆裕皇太后)(1868年-1913年) 隆裕皇后,姓叶赫那拉氏,桂祥之女,亦即慈禧之内侄女.光绪十五年(1889年)立为皇后.因她与慈禧之关系,故不为光绪所喜爱:终光绪一生,与隆裕皇后迄未和 ...
-
天赐宝地,史料丰富:为什么最后成果却相当不尽人意?
文|罗山 众所周知,清朝的灭亡是末帝溥仪主动退位的,过程比较和平,自然也保留了很多清朝的影响力.单从这个退位诏书来说,当时称之为"逊位诏书",所谓逊位就是禅让,即<史记> ...
-
1912年2月12日,大清朝是如何度过这最后一天的?
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不管是普通的贩夫走卒,还是显赫的达官贵人,这一天都很难忘.这是结束中国封建王朝的一天. 在这一天,清朝最后一位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颁布退 ...
-
百年中国《二十八》
<央视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清廷退位 隆裕太后〈1868-1913〉 溥仪〈1906-1967〉 1911年北京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各省独立的消息相继传来 ...
-
此人遇刺身亡,临死前说:杀我的人真是个英雄,会有大大的惊喜
清朝末年,统治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到处是起义,遍地是烽火.在外有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领导的斗争,在内有袁世凯这样的权臣首鼠两端.为了加快革命的进程,革命党人还组织多次暗杀行动,主要的目标就是朝廷中的 ...
-
清帝退位诏书——爱新觉罗·溥仪
清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历),颁布退位诏书,作统治之最后结束.由于溥仪 ...
-
319字暗藏玄机的清帝退位诏书,你读过吗?
原创历史深处2017-05-26 22:11:19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无论如何这一天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之后,两千多年帝制的正 ...
-
清帝退位诏书[爱新觉罗·溥仪的退位诏书]
另外又颁布两个相关诏书,全文如下: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将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 ...
-
《清帝退位诏书》短短300字却深有内涵:国人高端话术的典范
秋瑾曾写下绝笔:'一腔热血勤珍重,撒去有能化碧涛'.正是因为有了像秋瑾.宋教仁还有孙中山这样的仁人志士,辛亥革命才能获得成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只希望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尽管做出了很多的妥协,但 ...
-
《清帝退位诏书》短短300字却深有内涵:...
<清帝退位诏书>短短300字却深有内涵:国人高端话术的典范
-
档案《辛亥档案之清帝退位》
档案《辛亥档案之清帝退位》
-
《宣统帝退位诏书》
<宣统帝退位诏书>全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大清统 ...
-
《宣统帝退位诏书》,是他写的!
<宣统帝退位诏书>全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大清统 ...
-
清帝退位时隆裕太后嚎哭不已,大臣用崇祯亡国之事哄她宽心
王朝鼎革,无不血雨腥风.像宋代那样,对前朝皇族照顾有加的,十分罕见.有些朝代,新皇虽信誓旦旦不动人家一根毫毛,可转眼就送上点毒酒,杀人于无形之中,彻绝后患. 可以说,易代之际,黎民百姓流离失所,葬身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