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方剂讲解HT-045:己椒苈黄丸 (右腹胀,肠间有水气,大便不出)

(0)

相关推荐

  • 中医治病,为什么要讲究辨认“寒、热、虚、实”?

    原创 陈彩声 经方临床 2021-10-30 中医的诊断学,关键在辨认病情的表里寒热虚实.急性病,必辨六经之表里寒热虚实:慢性病,则主要辨认其"寒热虚实",统称为阴阳之辨,故合之有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

    下面我们开始进入伤寒论的重心,开始讲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剂"桂枝汤",在学桂枝汤之有,先了解一下过去的剂量单位,在伤寒金匮里面的方剂都是用两,用钱,那是汉制的两,在今天我们用的是克,如 ...

  • 汉唐方剂讲解HT

    现在开始讲HT-44号皂荚丸(清除肺中吸烟造成之浊痰)包括硅肺,就是经常吸这些油烟,轻度的硅肺就是说吸入其它的颗粒这一些沉积在肺中,如果要是硅肺过重了,已成硅肺病了这就很难治疗了.硅肺初期还能治疗,因 ...

  • 治疗肾病常用的中药方剂——已椒苈黄丸此方...

    治疗肾病常用的中药方剂--已椒苈黄丸 此方出自<金匮要略>,由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组成.功效:攻逐水饮,利水通便.主治:水饮停聚,水走肠间,辘辘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舌干燥,脉沉 ...

  • 汉唐方剂讲解HT-071:清郁开结丸(抑郁症)

    (2006.12.06B  录校:吴勇) 在我讲<四圣心源>就已经给大家说过了,肝气不能上升则人便会发怒,人都是喜阳恶阴的,所以说肾气为恐,心气为喜,人都是喜欢欢喜的,不喜欢恐惧的.因为肾 ...

  • 《金匮悬解》己椒苈黄丸——四条医案

    椒目 附一:医案,肠功能紊乱(本条是网摘医案,未标注医师姓名) 薛某,女,41岁,1978年6月初诊,患者于1968年盛夏劳动后,一次吃数支冰棍,随后出现胃脘疼痛,继而腹部胀大,身体消瘦,不能坚持正常 ...

  • 《金匮悬解》痰饮——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

    痰饮十五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停瘀胃口,土湿木郁,胆经莫降,故胸胁偏支胀满,目珠眩晕.以君相同气,甲木失根,君火亦腾,神魂浮荡,无所归宿,是以发眩.目者神魂之开窍 ...

  • 经方心裁(117)己椒苈黄丸:输卵管积水

     己椒苈黄丸 [原文]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组成与用法]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 ...

  • 经方:己椒苈黄丸(肠鸣、便秘)

    己椒苈黄丸 [原文] 防己 椒目 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经典回顾] ...

  •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十一)痰饮咳嗽病→己椒苈黄丸

    逐饮己椒苈黄丸,化气行水善攻坚: 肠间水气肠鸣胀,口干便难脉滑弦. 组成: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功效:攻坚逐饮,化气行水. 主治:大肠水结证.症见腹满,肠间有水气,肠鸣腹胀,口干舌燥,二便不利,舌 ...

  • 虎门弟子医话·从己椒苈黄丸重新认识芒硝

          早在2017年,我刚刚开始跟恩师王三虎教授上门诊学习时,师父就强调说,<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书是要熟背的,在熟背中反复体会,在临床中反复研究,这是成为一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