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宗族修谱序
自盘古开辟天地,三皇五帝至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炎黄子孙世代相传,我李氏宗族上溯推论可及颛顼帝,历经虞夏商周,盛于汉唐宋元,我族我支在宋朝末年,金兵南侵兵荒马乱之时,于山西洪洞迁至曹州,后由曹州迁至曹县县城东南三十五里大李庄,繁衍多年。后因人口众多,长门一支由大李庄迁至龚楼西北角李庄户居住,后又迁至关帝庙居住,至今南北两支共有5300余人,分居70余处村庄。前辈祖先因均衡墓地柏树意见分歧,诉至官府,造成失和,断绝来往,致使本族南北两支各行其是,族谱也各撰其册,行辈用字不能统一,自家人互不相认,许多前辈、志士贤才世代相传此事,南北两支本是一家,理应消除前嫌,相聚一堂。由于时代和环境所限,数百年来,未能如愿以偿。
1996年阴历10月1日,南支20世守臣、守民,21世长轩,22世运灿由北支22世本松带路,到大李庄。大李庄20世怀中、怀朋,21世金行,22世本珠、本福等人热情款待,畅谈了我族长期分散之弊端,也下定了这代人弃前嫌,重归好,南北合宗之决心,并初步理清世系。10月9日,北支20世怀朋,21世金安、金海、金荣、金秀,22世本珠、本聚来到关帝庙。关帝庙20世守臣、守祥、守民,21世明轩、长轩、存轩,22世运志、运灿、运松、运喜热情款待了北支一行。再次重申这代人沟通思想,完成我族统一大业之决心。再次理清世宗,初步确定27世通用“朝”字,28世代后,另行续谱。因各方面原因和条件限制,没能立即办理合谱程序。随着世代的进展和环境的适应,和聚团圆、家谱统一,势在必行。这一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代人的职责,义不容辞。为此,于2003年农历2月初四,由19世富轩、20世怀中、怀朋、守臣,21世长轩、运江、效亭、金安、金荣、22世本珠、运合、运志、运灿、运福等人召集众族人来到关帝庙共商统一合谱的具体事宜。经过充分的酝酿,终于达成共识。议定后宗集19世富轩为族长,南李楼24世光启为长门大宗。决定在保留分门分支原谱现状的情况下,将新谱统一打印,装订成册,按数码排列成卷,共计7卷,统一后的新谱续字。
23世至27世为:
南支:明光荣魁朝
北支:长传继广朝
从28世开始,再续20世:
隆茂德义胜 昆照涵承君
庆聚济琳华 基宪贞福祥
望全族人慎而用之,明而取之,欣而慰之,愿全族人阖家欢乐,事业有成,广大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