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华:家乡的桥,承载着几多记忆与变迁|散文
相关推荐
-
保定故事(二)~南关大桥与南关石桥
今天百姓所说,保定南关大桥,就指府河上的天水桥.而南关石桥,却在人们视野中消失了. 保定南关有三步两桥,桥连桥之说.确实,保定南关有两座桥,一座是天水桥,天水桥是府河上的一座桥:另一座是南护城河上的桥 ...
-
归绥(今呼和浩特市)老八景之石桥晓月——庆凯桥(又叫牛桥)的变迁
2019/01/04 迄今为止年代最远的一幅庆凯桥照片 庆凯桥就是庆祝凯旋之意.这个名称和含义就要从这座桥的始建说起.清代康熙大帝曾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和三十六年(1697年)两次亲征葛尔丹, ...
-
卢旭升 | 家乡的十字河大桥
我的家乡在凤翔,原来叫汉封乡,现合并到了柳林镇.汉封乡地处雍山余脉的最西端,西与千阳县的崔家头镇隔河相望,北接麟游的老爷岭余脉.域内沟壑纵横,横贯南北的十字河把汉封乡分成了东西两片,河西边的地形就像一 ...
-
章文美 | 七闸桥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收长头发 二八大杠 我的最后一届高三生 三伏天做豆瓣酱 面子 七闸桥 小纪镇高徐中学 章文美 作者章文美先生,70后,爱好文学.音乐.书法.摄影等.现供职 ...
-
常振华:活着就是努力朝前奔跑|散文
张从振:感谢你们,我的文学老师|散文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金秋十月,莆田依然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热浪逼人,哪里找寻秋的踪影,短袖仍旧是路人的主打,不像北方,落叶便知秋. 他信马由缰地走 ...
-
常振华:又到鲜粽香飘时|散文
陈转丽:兰儿|小说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小满刚过,莆田大到大型超市小至农贸集市流动摊贩,各种鲜粽陆陆续续上市了,着实诱人味蕾,难免购几个,图个新鲜. 嚼着嚼着,脑海里竟冒出:莆田的鲜粽 ...
-
常振华:家乡的特产――糍粑|散文
张玲:赵州听蝉|随笔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的家乡,江汉平原,物产富饶,特色美味数不胜数.我独钟爱糍粑,食之如怡. 圆圆润润,白白嫩嫩,一个挨一个,排列在案板.桌面上,等候东家和客人的 ...
-
常振华:家乡的河|散文
韩雪丽:旧爱|故事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 家乡在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江汉平原,那里人多地广,河流纵横,宽的达几十米,如数得上名字的中心河,抗旱河,北江河,排涝河. ...
-
常振华:母爱缝进琐碎里
文/常振华 一 铁锅,土灶,灶肚里木柴吱吱燃烧,灶眉上锡罐内沸水翻滚,灶边,母亲弓着腰,不紧不慢翻炒着糯米,时儿停一停,以袖拭泪,光线不明,劳碌的母亲宛如黑影在灶间晃动. "姆妈,你怎么不开 ...
-
常振华:回忆我的祖父|散文
张从振:抗疫杂感|散文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清明时节,杨柳枝叶青翠欲滴,故乡生机盎然.适逢同事请假去扫墓,不知怎的,去世四十四年的祖父(监利方言称嗲嗲)一下子跳进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
-
常振华:我在工厂基层,边工作边防控 ——每天的疫情工作日记
郝加献:"六亿神州尽舜尧" --重读<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随笔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惊蛰节气一过,夜晚渐短,白昼变长,气温慢慢爬升,时不时竟有短 ...
-
常振华:老村医|纪实散文
陈济身:周奶奶做口罩|故事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北风凛冽的正月初一夜晚,一条矫健的身影钻进夜色.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定有要事,老头子,快去看看!" 窸窸 ...
-
常振华:新任村支书的一天|小说
[悦读时光·诗歌]李静| 低 语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江汉平原清晨,天寒地冻.县二医院,李支书陪老婆办理产前入院手续,楼上楼下,不亦乐乎. 甫毕,手机骤响,书记一看,镇委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