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久久自然有得力处
相关推荐
-
王阳明:“心软之人一生穷”!为人处世,需得对这3件事“心狠”
明代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曾说过:"心软之人一生穷".何解?其实心软并无错,这是人的悲悯慈爱之心,是人类最温柔的感情.但关键就在于,是否事事心软.若是如此,那你便失了自己的原则 ...
-
你为什么参与培训?
很多人参加培训是冲着圈子去的,学习成了次要.本末倒置了,生意和成长是要圈子,但如果分量不够,你的能力和实力匹配不了这个圈子,那么这圈子对你而言也是无意义无帮助的.即便你们做成了生意,也可能不会一辈子的 ...
-
《五百年来王阳明》:此心安处是吾乡1
古代有两个半完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花了两天时间看了一本关于其中一位完人王阳明的书籍,叫<五百年来王阳明>.今天下午在网上也看了一下午王德峰老师讲王阳明心学.通过对王阳 ...
-
王阳明:心术不正的人,脸上多半有3种怪相,别等被坑了才知道!
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当然不乏心术不正之人,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怎么才能避免结交"贼人"呢? "明代一哥"王阳明对于"心"非常有 ...
-
龙门邨,龙门书院,四面楚歌亦巍然不动,魔都最美的石库门建筑群
龙门邨,龙门书院,四面楚歌亦巍然不动,魔都最美的石库门建筑群
-
对于父母眷属,至诚代他们忏悔,久久自然能够感通
修行人必须各自竭尽本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 身口意三业没有亏缺,发菩提心,自利利人,才名为真修. 如果口说修行,心怀不善,这名为假善人.因地既然作假,实际利益如何得到.又,利人这方面,倘若 ...
-
漫话红楼 | 虽离别亦自能安,世间难得冷香丸
第七回的回目名有两个版本,一为<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二为<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从两个回目名来看,都没宝钗什么事,但作者却用了不小的篇幅,来写 ...
-
二叠纪的古老活化石,人文自然相得益彰之处!
乌金山欢乐谷 往期介绍的都是名胜古迹,你是不是也有点乏味了呢?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风景和现代游乐设施五五分的乌金山吧! 春萝摆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踪迹于百卉林中: 夏鲜飘风,山鸡野雉,呈馨郁 ...
-
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中山国学堂 大咖佳作云集.正本清源,国学今用:结合传统与现代,融汇东方与西方,传播东方智慧,弘扬中华文化. 5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发展历程上,文人士大夫们既能提刀上马御寇杀敌,又能 ...
-
王阳明心学: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阳明心学实为圣学,他站在人生命主体的立场上,主张通过致知格物.诚意正心的存养功夫,以力求去除私欲对人心的遮蔽,逐渐明了那个纯乎又纯的天理,即"明明德",也就是达到至善.至于修养功夫 ...
-
王阳明:明白了这一点,字自然就好了
王阳明是中国心学大家,在王阳明的<传习录>里面,王阳明谈了如何学习书法,以下是王阳明谈如何学习书法的原文. 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
-
曾亦|严父莫大于配天:从明代“大礼议”看朱熹与王阳明对“至善”概念的不同理解
本文刊載於<中國哲學史>2020年第3期,刊載版限於篇幅,略有刪節,本次推送爲未刪節版.如需參考引用,請核對刊載版並註明出處. 作者近照 严父莫大于配天: 从明代"大礼议&quo ...
-
历史上的王阳明从不讲道德,死后却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被后人推崇为千古第一完人,但他却不是个注重道德的人,甚至使用一些违背道德的手段,因为他认为"良知比道德更重要". 王阳明打仗,后边永远是一排刀斧手,只要往后退,格杀勿论.最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