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外公

冬日雨夜,有点冷,莫名的会伤感。
晚上,在整理时翻到了一本30多年前的,有点泛黃的,很有年代感的日记本。翻到了一篇写外公的日记,那是80年代,笔下的外公只有60来岁。日记中写道:我的外公恰好六十岁,是个劳动能手。他矮小的身子,天天在地里顶着大太阳劳动。皮肤黝黑的,脸上刻着条条皱纹,一双深深凹进去的眼睛。他待人很和蔼,总是露着笑脸⋯⋯
读着自己小学时写的日记,幼稚的文字,特别有趣!读着,不由让我想起关于外公的点点滴滴记忆。突然想起今天恰是外公离开我们十周年的日子。
上博客,清晰的记起这个日子,2010年1月15日。我的外公走了整整十年了,我很少用文字来写他,因为记忆中的外公是那样一个不大善言、憨厚老实的农人。今晚,我必须写点文字,写在外公离开的十周年的雨夜。
外公的脾气特别好,虽然不多话,记忆里石头屋的院里常会传出外公爽朗的笑声。农闲时,他偶尔会陪我们几个外孙、外孙女说说笑话,教我们打算盘。小时候,我能很快的拔算盘从一打到100,而且准备无误。他还让我们猜猜谜语,如:高高山上一堆草,草下面一对宝,宝下面一座坟,坟下面开牙门!谜语很通俗形象,这么多年了,我还能够清晰的记得。
外公很勤劳,除了忙田里的活,他也会织网撒鱼,只要我们去了,天天饭桌上都有新鲜的鱼虾。因外公家的村子离海边特别近,海里的能吃的只要用网能撒捞的,我们都能吃得上。这时候知道那时鱼是外公家不花钱的。小时候我还常吃到黄膳、泥鳅。这些都是外公和舅舅去田头用笼捕捞来的。

外公很朴素,他喜中山装,穿着整齐,口袋插钢笔,但大半一辈子与农田打交道,后来又自己开了家小店,总算是可以握握笔打打算盘。外公言语不多,和善不严肃。记忆中常见他穿一身灰色的中山装。有一回,他来小镇上办事,顺便来我们住的供销社大院走走。特别清楚的记得,他在宿舍楼找不到我们住的地方,然后碰见人就问。特别有意思的事,他竟然问我:小同志,阿h家在哪里?我一看眼前这位穿着朴素的农家老人,不由乐的哈哈大笑。外公连自家孙女也不认得了,很称呼"小同志"。
外公的故事也很多很多,想起这个冬日的雨夜,也别样温暖!
今夜,祝外公外婆在天堂,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