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之祖桂枝汤
桂枝汤非常牛!牛到什么程度?
有个很厉害的火神派传人曾经说,用活了桂枝汤,现在临床上遇到的70%以上的病,都能解决。哇哇哇,好诱人也。
这么牛逼的方子,会像很多老庸医一个方子里面就有动辄二三十味药吗?
非也!桂枝汤方的组成太简单了,简单到让还有羞耻心的老庸医们想去找地缝钻:仅仅五味药,其中两味还是食材——生姜,大枣。其余三味是,桂枝,白芍,炙甘草。
再回到房间里看小炉子。
伤寒时,小炉子的火是正常燃烧的程度;温病时,小炉子的火是过旺了的。
伤寒与中风的区别就是小炉子的火,前者正常,后者不正常。
这里的中风,不是现代所谓的脑血管疾病的“脑中风”(话说西医偷用了太多中医名词,真如盗贼一般无耻),而是“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太阳病。是温病的初起阶段。
中风的典型证就是有汗,怕风吹。
为什么呢?
回到房间来看,小炉子的火烧得有些旺(相火过旺),而窗户是闭着的,屋里的温度就有些高,但是呢,窗户(汗毛孔)又关得不紧(伤寒时窗户是紧闭插紧了插销的,搞不好还糊了几层塑料薄膜),所以,当屋里的温度逐渐增高时,热压会增大,就会冲开窗户,屋里的热气(汽,水分,津液)就会随着窗户打开而以汗的形式发散出去,屋里的温度就会有所降低,但是,水分(津液)也相应减少了,为了保持屋内的温度,于是窗户又关上了。
然后过段时间屋里温度又升高,热压再次把窗户冲开,又出一部分汗,温度又降低……如此反复。
因为窗户经常打开,所以中风时发热的温度一般不是很高,但伤寒时麻黄汤证发热时的温度是很高的。
当小炉子的火烧得太旺太旺时,屋里温度急剧升高,窗户一直被打开,水汽不断地外散……于是病人大热,大渴,大汗……津液失去太多,这就是温病的严重状态。
桂枝汤的方义:既然原因是小炉子的火有些旺,那就关关风门呗,让火烧得慢一些,白芍就起这种作用,这是它的作用之一,作用之二是跟炙甘草汇合,能化为水汽津液,补充房间里流失掉的水分,炙甘草和大枣的作用也在于生津,但力量比上述二者稍差一些。再喝些热乎乎的小米粥,保护脾胃,化生津液。化成的水汽再借着生姜的发散之力广布于全身,于是:温度降下了来了,因为找到了发热的根本原因并解决了(中医治本,由此可见一斑,而西医看到发烧,就想泼冷水,这就是治标,并且会发展为“坏病”),流失掉的津液也补充了回来,屋内又回到了原来的适宜环境。
黑话就是:相火被收敛,风寒之气被排出体外,津液回复,病愈。
更黑的话就是:卫分之风邪已解,卫气得以外固;营阴之虚已补,营气得能内守,营卫之不谐已被调和……
艾玛,说的啥玩意儿啊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