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

袁家村位于十八顷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十八顷村东南5公里处,地势较平坦。民国八年(1919年),有温老三等三户农民来此开地建村,得名温家村。后因温家外迁,富户袁润生迁入本村,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以袁氏命村名为袁家村且沿用至今。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兴和和雁北地区移民,这里民风淳朴,交通便利,城乡公路穿村而过。

袁家村是全县最早开发的灌区。60年代后期村里开始打井搞水利基础建设,到80年代以初具规模,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设进入高潮,当时袁家村果园的“123”名扬乌兰察布,也是当时全县主要产粮区 。2015年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柏油路穿村过,至2016年底袁家村实现无土房无土墙,危房全部改造完毕,水泥路修到农户家门口。

1950年小乡建制时,属八区小城子乡。1956年8月小乡合并,属十八顷乡(由原十八顷乡、小城子乡合并)。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属灯塔人民公社(后改为十八顷人民公社),与胡家村、杨七红村、袁家村、郝家村、梁家村、戚家坊子、大五号、前小城子、后小城子村、郭头村成立小城子大队。

1961年,袁家村、郝家村从原小城子大队分出,成立袁家村大队,属十八顷公社。1984年改社为乡,十八顷公社改为十八顷乡,袁家村大队改为袁家村行政村。1998年,十八顷乡改乡设镇,袁家村行政村属十八顷镇。

郝家村位于十八顷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十八顷村东南8.5公里处,地势较平坦。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名叫郝进发的农民居此开地建村,根据村南有一条河沟命村名为单命沟,后改叫郝家村且沿用至今。1961年,袁家村、郝家村从原小城子大队分出,成立袁家村大队,属十八顷公社。1981年,郝家村从袁家村大队分出,成立郝家村大队。1984年,改社为乡,十八顷公社改为十八顷乡,郝家村大队改为郝家村行政村。1998年,十八顷乡改乡设镇,郝家村行政村撤销,并入袁家村行政村,属十八顷镇。

(0)

相关推荐

  • 【芝堰怀古】话说芝堰古村落

    话说芝堰古村落 芝堰.前方.上王.源心(包括里王.殿后徐.考坞源三个自然村).下慈坞.厦王6个行政村,宋淳熙年间隶属建德县建德乡马目里.清康熙十年隶属建德乡十二都,雍正六年(1728年)隶属建德县南区 ...

  • 【藏在渭南的这个民俗小镇,比袁家村好十倍...

    [藏在渭南的这个民俗小镇,比袁家村好十倍,可惜知道的人太少]距离西安大概1小时车程,在渭南境内有个"桃花源民俗文化园",要不是朋友推荐,我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好地方.除了山水景色有桃花 ...

  • 陕西袁家村游记

    陕西袁家村游记

  • 乡村振兴典范,看袁家村创造的那些“全国第一”

    袁家村是个奇迹.袁家村是中国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典范,值得每一个参与乡村振兴的人去研究学习.作为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乡村振兴模式和其创造的商业传奇,可以载入中国乡村振兴史册. 1 袁家村由"空 ...

  • 攻略 I 两天时间可以带孩子在袁家村怎么玩?

    亲子篇 袁家村游玩攻略 内容较长,建议收藏后慢慢阅读 "妈,五一咱去哪玩?" "作业写完了没?" "不出去作文咋写?" "--&q ...

  • 宰建伟主讲:农文旅新模式:乡村生活综合体——袁家村探索和实践(上)

    洞见学院-乡村振兴大讲堂第8期我们特别邀请中国乡村振兴袁家村课题组组长.国家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导师宰建伟老师,为大家带来"农文旅新模式:乡村生活综合体--袁家村的探索和实践" ...

  • 河湟文化新名片--平安驿袁家村(青海)

           青海人文旅游新名片--平安驿袁家村,系仿照陕西礼泉袁家村旅游模式而建,却充满了青海本土文化色彩,它坐落在海东市平安区张家寨村,距离西宁约40公里.          平安驿袁家村体现了青 ...

  • 高原旅游小镇,袁家村

    清晨,骑上单车,沿着湟水河一路东行,来到了河湟谷地重镇平安驿.此行一是去湟水河畔看看白马寺:二是去河湟印象-袁家村品尝当地美食. 1.春天,高原的天气变得愈发的温暖,青唐城两侧的南北山,枯草变成了绿色 ...

  • 秋雨中的袁家村

    在一个秋雨缠绵的季节,我驱车几百公里再次来到袁家村.去时,一路秋雨,由于一路堵车到达礼泉县境内已是傍晚时分.四周的建筑就朦胧在雨雾中,灰蒙蒙的一片,车窗上总是不断地划着细细的雨线,看不清外面的世界,能 ...

  • 「作家专栏」无定河:三去袁家村

    <一线诗人样本>打造诗歌高地 无定河专辑      三去袁家村 作者/无定河 袁家村在礼泉九嵕山下 背靠昭陵,塬上一个400人的小村庄 第一次是宣传部组织去参观的 记忆深的是,他们没有单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