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艺录丨《金荃词》与《浣花集》,谈令词章法结构之疏密
相关推荐
-
唐末五代韦庄夏日情词《荷叶杯》《女冠子》各二首: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韦庄<荷叶杯>两首,<女冠子>两首,品读乱世别离里的深情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 ...
-
韦庄|一生忠于生活,亦忠于感情
韦庄,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韦庄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 ...
-
词艺录丨论慢词中的四声作用
前言 "近律小令"为词中"倚声之学"之发端,主要就是因为词在"近律"时期对于"声与乐和谐"的问题是并不太讲究的,同时,& ...
-
词艺录丨论《白石道人诗说》中技法旨意
前言 <白石道人诗说>诗论,其旨则是"扬长避短",所谓"易言人所难言"."难处难说易处易说"."诗四面之论" ...
-
词艺录丨石帚名篇诠评,诸家评前人词皆有夸饰处,勿偏听偏信
前言 历代词评对于前人名家之作,多有夸誉过甚处.刘辰翁谓苏轼是"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辛稼轩词序>),陈廷焯评贺铸云 ...
-
词艺录丨谈词调中的“移宫换羽”,试论人对于词乐的尝试
前言 曲子词中之词牌名大多一目多名,部分词牌是因词作.字数而另为名,如<念奴娇>因苏轼词唱"大江东去"而以<大江东去>为名:又因其字数为100字,又名作&l ...
-
词艺录丨宋代词风流变之冲突:“别派”的解放及“雅词”的衰颓
前言 "词学"的发展,似乎一直都并非是顺风顺水,近曲子自隋唐五代而生,但专旨"艳科",<花间>一集流宕斯极,流毒历晚清而不绝:清代冠以"词 ...
-
词艺录丨“龙榆生论词三阶段说”诠评,试探“妙悟”之本质
前言 古典文学理论因为"形而上"的传统环境,其实很少谈"阶段性"的东西,历代词论家或是提出一个终极的目标状态,如李清照臧否前人名家的缺点,却不从阶段性去引导创作 ...
-
词艺录丨词学流派不宜仅分豪放和婉约
词之一体,大抵都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此种分法自滥觞伊始,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词学研究中都为体系之主流,但实际上,词学流派以婉约和豪放来划分是非常不严谨,且 ...
-
词艺录丨论沈义父《乐府指迷》艺法得失处
前言 沈义父作<乐府指迷>有题云"余自幼好吟诗.壬寅秋,始识静翁于泽滨.癸卯,识梦窗.暇日相与倡酬,率多填词,因讲论作词之法"故知"指迷"者为吴文英 ...
-
词艺录丨论近律令词中的“倚声”之学
前言 词谓之"音乐文学",虽自两宋之后歌法情致无从展现,但于词中句法.韵位之特有安排,故在吟哦慢颂中终归能想见"倚声而歌"的依稀面貌.即所谓"读先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