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中风——口眼歪邪、舌蹇流涎

(0)

相关推荐

  • 各脉主病-卷之五·四诊\切脉-《医碥》

    病非表则里,非热则寒,非虚则实耳.故序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于先,余脉于后. 长大实滑等有余之脉,主证多同:短细虚涩等不足之脉,为病相类,当会通观之. 非入于此者,即不入于彼也.如头痛身热,隶之浮数,岂他脉 ...

  • 郝万山讲伤寒论7,8

    ​万山讲伤寒论 第七讲 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 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分类:本证,变证,类证 本证是发生在太阳经脉,发生在太阳所主的体表,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腑的病变. 表证:邪气偏于浅表 ...

  • 口眼歪邪从补治

    口眼歪邪从补治 <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1.口眼歪邪 属性:此症人多治木.治金固是,而不知胃土之为尤切.当治胃土,且有经.脉之分.  经云∶"足阳明之经,急则口目为僻, 急不能视 ...

  • 『名医名方』名医名方傅青主 口眼歪邪(外用)

     名医名方 傅青主 口眼歪邪(外用) 傅青主(1607-1684)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青主自称为老庄之徒,他自己也 ...

  • 口眼歪邪

    来源:<傅青主男科> 作者:傅青主 2006-12-14 336*280 ads 摘要: 此症人多治木治金固是,而不知胃土之为尤切,当治胃土,且有经脉之分, 经云足阳明之经,急则口目为僻, ...

  • 《金匮悬解》产后——恶露不尽与中风。大承气汤与桂枝汤

    产后七 恶露不尽十七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燥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 ...

  • 《金匮悬解》中风——红斑狼疮,牛皮癣

    中风三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血亡,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即胸满而短气. 1 寸口脉迟而缓,迟为阴脉,则缓为不足.迟则气血俱寒,缓则营卫俱虚,营 ...

  • 《金匮悬解》中风——半身不遂

    中风三章 中风一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1 夫风之为病,或中于左,或中于右,手足偏枯,是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本条提纲,是 ...

  • 《金匮悬解》卷三——中风,卒厥,瘾疹

    中风二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涡)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