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打算讲一点国学,先从《论语》开始

多少年来,我一直有个想法,想着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搞一个类似“国学大讲堂”的东西,给学生或者家长们讲一点国学方面的东西,不过一来觉得自己水平有限,怕是一些东西讲不好,贻笑大方,二来又常常被一些琐事缠身,最终也只能想想而已,最终无疾而终。

最近因为读了几本书,良莠不齐,有好有坏,好书自是爱不释手,坏书读了一阵,便觉得上当,觉得浪费了时间。尤其是读到一本名义上讲的毛主席品论语的书,读完一章便发觉书里毛主席并没有怎么“品”,倒是作者牵强附会胡说八道的东西不少,忍不住骂了一声娘,扔到了一旁,从此不想再翻一页。

也正因为看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上前面的异想天开,便萌生了写一点东西的冲动,权做是自己读书的一点心得。好歹也活了四十有二,有一点人生的心得,或许能写出一两点可看的东西,也未可知。

以上算是写作的缘由。

就我个人来说,我受儒家与佛家的影响最大,也比较赞同南怀瑾先生“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的看法。就这句而言,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我则认为,不必解释的那么复杂,所谓佛为心,何为佛心?无非是慈悲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所以佛教是以地藏菩萨为基础的,因为他代表孝敬,孝敬谁?首先是孝敬自己的父母。再往上就是观音菩萨,从地藏菩萨的孝敬父母,更进一步到孝敬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在历劫当中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而这种孝敬一切众生的心,便是“大慈大悲”,至于文殊与普贤两位菩萨,一位代表智慧(理论),一位代表实践,说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道家的思想,很容易让人想起“无为而治”这个词,听起来有些消极,这里面其实也有很多误解。南怀瑾先生把道家比喻成中华民族的药店,平时呢或许没很么用,但是这个国家一旦生了病,需要拨乱反正的时候,往往就需要用道家的思想。因为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至于儒家,在我以前讲课的时候的,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是“用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在我看来,儒家,是积极用世的典范。

所以南怀瑾先生把儒家比喻成“粮食店”,药没病的时候可以不吃,粮食要是再不吃,就会饿死人。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

我这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不少夸山东人的文章,在头条和知乎上都有类似的提问,大抵都是山东人为什么口碑这么好。

答案里大部分人都提到了,因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这个礼仪之邦,我们要感谢的就是孔子和孟子两位老人家。

正因为有了两位老人家和他们的弟子们这两千年的教化,才让山东人这种知书达礼的形象深入人心。

写到这里,作为山东的老乡,我觉得也很有必要把老人家的几千年前就提出来的一些好东西,重新拿出来讲一讲。

可以这么说,《论语》里蕴含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这种思想是可以穿越时空的,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当今中国也好,外国也罢,出现了很多新闻,新思想,然而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并没有遮盖《论语》的光辉,相反,一遍又一遍验证着它的普世与超越。

当我们在苦苦追寻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的时候,其实正如一个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不知道老祖宗的宝贝其实依然管用。

北宋的政治家赵普曾经给《论语》一个评价: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觉得并没有言过其实。

其实作为我们普通人,治不治天下的并不重要,毕竟对于我们来说,有些遥不可及,但是,不管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还是一个普通员工,《论语》里都有我们需要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好好去揣摩,因为这是一本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大书。

我并不敢肯定这个系列的文章我能否坚持写下去,不过,作为一个“狠人”,我觉得我写完的可能是存在的。

呵呵。

在正式开始之前,写这么个东西,作为一篇序言。

就到这里。

(0)

相关推荐

  • 大学语文与写作 ​第一编

    第一编人文思想 第一章孔孟思想与儒家文化3 第一节儒家文化概览3 一."儒"的起源3 二."儒"的含义4 三.儒家发展与分期5 四.儒家的基本经典6 第二节孔孟 ...

  • 《韩非与法治》| 还原一个真实的韩非

    先秦时期,令人着迷,中华文明的天空群星闪耀:先秦时期,让人依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思想学术文化的源头活水. 群星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源头活水是诸子百家思想.汉初司马谈概括为儒 ...

  • 《国学溯源》自序

    <国学溯源>夏海著 中华书局出版 自 序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精神领域出现了 ...

  • 李展飞——《谈一点关于“早恋”的话题》

    中午参加小同事的结婚典礼,听着主持人的介绍,才知道他们的恋情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之所以说是小同事,是因为是学生辈的小同事,于是我就开了个玩笑:"幸亏我不是她班主任,要不早就散了." ...

  • 李展飞:我打算不再劝人读书了,从放牛的不看书说起

    N年前与媳妇在老家的大路旁等返城的车,其时便看到路旁的草地上有一个放牛的小伙,看他专心放着牛,我便说了句:"这样放牛多无聊,为什么不拿本书看着,一边放牛一边看书,多惬意--" 媳妇 ...

  • 李展飞:把别人想的好一点

    李展飞:把别人想的好一点

  • 李展飞:大半夜的,我讲两个鬼故事……

    有这么一个故事:话说古代有个人,和许多现代人一样,只相信"眼见为实".但他听人说,做坏事可以下地狱.于是,他一生中做尽了坏事. 当这个人死后,就被打入了第18层地狱,他也认为这是自 ...

  • 李展飞——《写作,需要懂一点哲学》

    我给学生讲作文,最注重的一点是思维方法训练.在我看来,一篇好的文章,立意要高远,见解要深刻,在这两者基础上,如果再有一点文采,就更好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看问题的时候更深刻,更有高度,更加全面呢?我 ...

  • 莱西一中李展飞——《老师,应该留一点时间用来思考》

    周末的班主任例会,刘校长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不能只顾赶路,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忙着赶路,没有时间看看路上的风景,欣赏一下鸟语花香,甚至于连 ...

  • 莱西一中李展飞——《我为什么不给孩子讲大道理》

    我很少给孩子讲大道理. 十几年班主任生涯,如果说我不会讲大道理,谁都不信.确实,我不仅会讲,还能讲得头头是道,一套又一套.然而,在我自己的孩子身上,起码在他这个年纪里,我是不打算给他讲太多的" ...

  • 李展飞:写给国开一期学生的49封信——第十九封《一点随感》

    今 晚的这封,没有什么特别的主题,写一点随感.我随便写写,你们随便看看.其实我的老学生们都知道,越是我取的题目叫随便写写的,往往越是有内容的,呵呵. 今天中午又被一个电话吵起来,中午一旦被吵醒,就再也 ...

  • 李展飞:写给国开一期毕业生的49封信——第十封《人生,需要一点毅力》

    今天是第十封信了. 这也就意味着我的49封信,完成五分之一了.写这49封信,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个考验,这不光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力.才力,关键还有毅力.所以在我决定写这49封信的时候,我也犹豫了一下,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