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史话四:一场看似正义的讨伐战,实则是野心家失势的导火索
相关推荐
-
王权衰落——周天子为何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权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国家,连绵八百春秋,但是周朝也基本上是天子存在感最弱的朝代.开国仅仅三代君王,也就是五六十年之后,就逐渐的陷入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中,一直到国运的终结,这个趋势几乎从未被真的逆转 ...
-
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为何没能在春秋时期称霸?
在晋国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要说最有名的国君非晋文公重耳莫属.他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其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而提起晋文公父亲晋献公,很多人会说他是位"爱美人不要江山" ...
-
并不是所有山西人都知道,《成语词典》里真的有一部浩荡的晋国史
▲鸟尊 西周 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山西, 有一个"中国成语典故之乡", 这个地方, 就是临汾曲沃. 2016年, 这个称谓, 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 而问题来了: ...
-
陈国史话四:篡位者终究没有好报,让兄、侄枉死的他,死因也成谜
从咱们的"史话"故事讲到周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以来,"闲叙"一直围绕着几场战事在为大家展开话题,似乎这一年除了战争就没发生过其他事情了.但事实上,这个战乱 ...
-
宋国史话四:殇公欺负小国引来了强敌,命人去求援却又所托非人
周桓王元年,卫桓公之弟姬州吁反叛,杀害了兄长姬完自立为国君后,便搞出了个四国联合伐郑的闹剧.在这场闹剧中,陈国.蔡国明显是胁从,无需跟他们太过计较了.但卫国和宋国,一个是主谋.另一个是主攻,郑庄公对他 ...
-
郑国史话四:庄公真的在等弟弟自取灭亡么?或许这是他在掩盖实情
武公离世,庄公继位,郑国进入到了"郑氏三公"中第三位雄主的时代.正如咱们上次讲到的,虽然此时姬寤生已经承袭了爵位,但一心想把他排挤掉的武姜夫人仍然不死心,拐弯抹角地从庄公那里&qu ...
-
虢国史话三:老牌公爵国被欺负,不仅没地儿说理,还被天子降了爵
在写这篇文章以前,鄙人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该把这一章放在哪个诸侯国的"史话"中才更加合适.因为,发生在中原地区的这次纠纷,是咱们开讲"诸侯国史话"以来 ...
-
虢国史话二:周朝曾经的“守门人”,如今成为其灭亡的“开门人”
虢国(包括东虢国与西虢国)在周朝建立伊始便接受了周天子交给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作为王畿的"守门人",守住王朝中心地区的东.西两个门户.然而,随着西周王朝的不断衰落,戎人却变得 ...
-
鲁国史话四:此人在位长达十一年,却没有史书承认他的正式爵位
鲁武公很幸运,他在位期间正赶上了"宣王中兴",看着王朝正在一天天恢复强盛,姬敖自然是欣喜不已.为了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也为了表达鲁国的敬意,鲁武公决定带儿子们进京朝贡.然而,鲁武公 ...
-
虢国史话一:守不住的西大门,“西门卫”因戎狄侵袭被迫东迁
武王建立周朝后,定下了"以藩屏周"的基本制度.并且,为了保证王畿之地的安全,姬发特意分封了两位王叔在宝鸡和荥阳建立了西虢.东虢两个国家,相当于两个大门的"门卫" ...
-
鲁国史话廿:3场诸侯“见面会”,都在为1件重要的事情做准备
两篇"晋国史话",为大家讲述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好容易这一次是翼城一方主动出击,却招惹了不该招惹的陉庭,最终还是被曲沃大军碾压,甚至连哀侯都丢了性命 ...
-
鲁国史话廿三:桓公错过了一场中原大战,但那一年他依旧很忙
三篇"郑国史话",咱们一起探究了"繻葛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还分析了郑国能够以1敌5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算是将周桓王十三年夏.秋两季发生的这个大事件讲完了.那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