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宜庆:陈衡恪与鲁迅的书香之交

(0)

相关推荐

  • 陈师曾笔下的北京风俗

    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册页,以旧京风俗入画,描绘了民间的红白喜事.风俗人情,包括封建遗老之穷愁无聊等情状,其中还涉及到时政的讥讽而类如漫画,充满生活气息和人间情味. 此画笔法简练,略施色彩, ...

  • 学霸鲁迅,学一样像一样

    不仅弃医从文,在去仙台医专学习之前,鲁迅还曾在南京矿路学堂求学.像鲁迅这种学霸,每一段学习经历都不会白费.光绪二十三年有一本书,<中国矿产志>,是中国第一部地质矿产专著,署名为江宁顾琅.会 ...

  • 鲁迅知识ABC|第四期 戎马书生

    1898年5月,鲁迅来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江南水师学堂创建于1890年,是洋务运动中兴办最早的学堂之一.学堂采用军队衙门式管理,校内等级森严.其课程设置体现了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 ...

  • 中国真正的文化贵族,出自江西

    北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江州义门陈氏奉旨分庄.陈旺的十世孙进士陈魁,"挈眷九十七人,自江州徙汀州,为入闽之始迁祖". 陈魁有五个儿子:陈崑.陈.陈嵩.陈岳.陈峰,兄弟五人一同 ...

  • 刘宜庆:松风传韵:陈衡恪与李叔同的交往

    陈衡恪自画像 "道人姓陈名衡恪,字师曾,义宁陈伯严先生长子也.风雅多能,工诗词,善书画篆刻.中年以后,技益进,名满都下.执政教育部十年,不为俗习所溺.人以是多.之子封可,亦善画,能篆刻.&q ...

  • 刘宜庆:一封沈从文佚信中的文史交谊

    沈从文 王献唐 沈从文致王献唐函 沈从文致王献唐函信封 2016年12月2日,笔者在青岛书房看王献唐诞辰120周年信札手稿书籍展.在展柜发现沈从文致王献唐信札一通.沈从文的章草高古.简约,独具一格,一 ...

  • 【香港视界】刘宗庆、叶虻(加拿大)诗歌合集

    刘宗庆古风二首 古风 寄友 文/刘宗庆 低徊自惜鉴苦衷, 有拂雅怀金石同. 沥胆殷殷君子谊, 倾心切切古人风. 见爱良朋鱼水契, 感恩知己管鲍情. 扁舟归里虚左待, 与君促膝话平生. . 古风 友聚 ...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义庆书法(王宜庆书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义庆(王宜庆)书法 王宜庆,本名王义庆,别署王诏.男,现年77岁,商丘市人1969年毕业 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商丘分校教授 王宜庆,本名王义庆,别署王诏.男,现年77岁,商丘市人19 ...

  • 卢仝故里征文‖“礼清书斋”读思礼 (刘克庆)

    "礼清书斋"读思礼    刘克庆 在美丽的万阳湖畔,有一座窗明几净的"礼清书斋",斋内清静.清雅,书架排排立,书案台台新.放眼窗外,淼淼湖水映清翠,俯读典籍,册 ...

  • 【国际联合报】香港分社|| 胡金全、徐国强、刘宗庆诗歌合集

    胡金全.徐国强.刘宗庆诗歌合集 立夏文/胡金全万物争攀蛙引吭,地龙松土助农忙.三新对味滋灵气,口吐莲花满荷塘.注释:三新,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 ...

  • 【香港视界】刘宗庆、赵银莲、南山、张芳草诗词合集

    刘宗庆七绝三首 七绝 闲适 (新韵) 不修丹道懒参禅, 终日悠游市井间. 向晚醺归空寂寂, 清风为我卷珠帘. . 七绝 闲情(新韵) 朝逗鹦哥暮莳花, 闲书一卷半壶茶. 有人问我昔年事, 笑指浮云懒作 ...

  • 【三秦文学】刘泽达:【​最是书香能致远】(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米兰花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最是书香能致远 作者:刘泽达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小时候,读连环画(小人书).那个劲呀!比小鱼儿找到 ...

  • 国画家刘宜军艺术作品赏析

    国画家刘宜军艺术作品赏析--金安传媒 刘宜军 1991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本科)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职业艺术家,长期从事国画传统研究.探索,执业三.四十年 现就职咸阳画院画家,咸阳山水研究会常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