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朝举国崇佛——龙门石窟

北魏王朝举国崇佛(386—577)

北魏(公元386——公元577历经192年,我们看一下历经不到两百年的一个王朝,对佛教,对人们,乃至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什么贡献——

大同是北魏第一个首都,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迁都洛阳的同时,龙门石窟开始建造(这儿一部分石窟是仿照云冈石窟的样式建造的)。敦煌石窟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公元366年),但发展较快是在北魏时期。麦积山石窟,开始兴建于后秦(公元384年),也是大兴于北魏。

打一个比喻,如果四大石窟是四座高楼大厦,那么北魏就是为他们打地基的人。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敦煌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中国四大石窟

佛教盛行的北魏,石窟佛像大兴的北魏,不得不归功于帝王推崇佛教,当然,中国四大石窟也是北魏王朝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第三篇)

龙门石窟里的北魏造像

第一篇我们讲述了云冈石窟里的北魏佛像特点,龙门石窟里的北魏佛像是怎样的呢?因为在同一时期,所以佛像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发展之处,下面比较来看。

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粗略比较

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相似之处:形式还是洞窟石雕和摩崖造像,龛窟的布局上也有略同。但是龙门佛像的面貌却是在云冈佛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里的石料较细而坚硬,故其结果在云冈之上,然而这里地处中原,与社会人群接触较多,其毁坏程度也非常严重,后人研究起来也很困难。

这儿的佛像面貌

龙门石窟开凿比云冈石窟开凿晚40年, 这里佛像的面貌在云冈佛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种发展得追溯到云冈的“北派”和“南派。(第一篇有介绍)。

( 一)龙门与云冈“南派”(印度风)比较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唐代人们崇尚以胖为美),所以,佛像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南派)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

左边云冈(南派)  右边龙门(下文龙门石窟简称龙门,云冈石窟简称云冈)

二 )龙门与云冈“北派”比较

虽然龙门比云冈要晚开凿几十年,有所发展,整体水平较高,但云冈“北派”的精品佛像却凌驾于时代之上,甚至纵观整个佛像历史,都能以其独有的精神面貌被人所赞叹。

↓(右)佛面部清秀,略带微笑。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左)也具备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略带微笑,更重要的是面慈祥与世人,其精神占无上的地位。

左边云冈“北派”           右边龙门

↓(左)这尊佛像是云冈“北派”的精品,面相清秀,细长微弯的眉毛和眼睛,楔形鼻,小嘴微笑,面相更为庄严慈悲。

(右)这尊佛像是龙门宾阳中洞本尊佛的胁侍菩萨,面相清秀, 略带笑,雕刻技术更加精细成熟。

左云冈“北派 ”         右边龙门

这儿佛像衣褶的发展

龙门古阳洞,衣褶创造出一种新样式:衣服下摆褶皱部的线曲直参差,流畅,曲折配合得体,出现多层翻覆重叠。↓

这儿创造的衣纹与云冈“北派”发明的衣纹相似之处:都是竖平行衣纹。衣纹起伏较弱,虽有创新但立体的写实造型还未发展。↓

宾阳中洞衣纹写实技巧的进步

龙门宾阳中洞,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开凿比古阳洞晚10年左右,衣纹不似古阳洞,这尊佛像衣服下摆出现更加立体的造形,这是佛像造形走向写实立体的一个开端。↓

宾阳中洞立体写实的雕刻手法主要表现在衣服的下摆褶纹上。(下多图)↓

佛像上身的衣服造形并未发展,这与同时期的云冈,敦煌等石窟造像风格一致。↓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刻艺术宝库”。

(0)

相关推荐

  • 中国佛教建筑·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的龙门山与香山崖壁之上,据<魏书>记载,其开凿于云冈石窟之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国家,而地处中原之洛阳中其心意,遂于 ...

  • 【奇石赋】琢佛琢像 龙门云冈(三十三)

    琢佛琢像 龙门云冈(三十三) 将石琢佛造像,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而尤以东南亚地区的印度.柬埔寨及我国为最.历代能工巧匠,以精美的刀法,娴熟的技艺,赋予一块块顽石以生命.这些代表各种族.各地域文明智慧的 ...

  • 重游洛阳龙门,3大干货带你免费逛,一招助你看懂5大洞窟奥妙

    默认段落 我又到洛阳龙门石窟了,十年内来了三次,每次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第一次走马观花,看了个寂寞:第二次大雨磅礴,看的一头浆糊:这一次我打了鸡血有备而来,还请了个讲解员,结果分文未花还收获一批干 ...

  • 中国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16.龙门石窟 入选时间:2000  地址:河南洛阳 龙门历史悠久,开凿经历了多个朝代,断续营造达500余年之久,共有97000余尊佛像.龙门石窟是洛阳最经典的景点,其中最震撼的是卢舍那大佛雕像群. ...

  • 行走的石刻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

    世界遗产委员会: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知识卡片: ...

  • 【黄河行之十六】朱丹林︱从云冈到龙门

    从云冈到龙门 朱丹林 武周山是塞北那种最常见到的山脉,它不高,却苍凉辽阔.远看一片土黄,近看却别有洞天.隐藏在苍茫的武周山中,有一片气势恢宏.震慑人心的石窟群.近一公里的山体上,开凿了五万一千多尊佛像 ...

  • 访古豫晋(11)

    十一.龙门 来洛阳,怎能不来龙门,在知道龙门有夜景灯光后,我特意换到东山宾馆住宿,这里的顶楼茶室正好可以看到宾阳三洞.作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地位很高,但很多年前到此一游时,缺乏知识储备,只能看个一 ...

  • 龙门石窟一一佛门和皇家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己亥暮春,时隔27年再次来到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入口处变化太大,记忆中没变的只有这桥孔和陈毅元帅题写的龙门两字. 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以南,伊水缓缓北流,东西两座青山对峙,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的门 ...

  • 祝重寿:龙门石窟北魏艺术与陆探微样式

    作者/祝重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博士.教授. 南北朝(386---589年,4---6世纪),南朝与北朝对峙并存.南朝经历了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 ...

  • 边走边唱--云冈石窟拜大佛

    云冈石窟拜大佛 就是为云冈石窟而来的. 中国有四大石窟,分别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2017年夏,我曾经"漫漫西行路"专程到达敦 ...

  • 北魏帝王崇佛与雕塑的转型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在佛教造像中,一个特别突出的特征,就是直接表现佛陀超越人间的偶像尊格.这种偶像崇拜是基于对佛陀的纪念与礼拜仪式所产生的美术形式.在古代中国,随着佛教信仰的兴盛,偶像崇拜的观念也得到了 ...

  • 暑期自驾打卡08:云冈石窟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云岗石窟与悬空寺都在山西大同市附近,都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借道山西一路走下来也算是文化之旅了,已经走到云岗石窟门口了不可能不进去看看.这一路的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