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烹茶图

茶圣,是陆羽。茶仙是谁,倒少有人知。

卢仝好茶成癖,嗜茶如命,被世人称为茶仙,还著有《茶谱》。

说卢仝还是不知?没关系,他是初唐四杰之卢照邻的孙子。大概有概念了吧!

是仙人,总要跟凡人不一样些,卢仝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

刘松年 卢仝烹茶图卷 绢本设色 24.1cmx120.6cm 北京故宫藏

卢仝早年隐居少室山,后迁居洛阳。寄居破屋数间,家中仅靠邻僧送米度日。家有一奴仆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而无齿。屋中图书满架,日日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卢仝的诗风浪漫且奇诡险怪,成就不算太高,自成一家,孤傲寡合,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同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

有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传千年不衰: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其间《七碗茶歌》在东洋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茶道。

此卷正是绘卢仝隐居烹茶的情景,画中卢仝端坐蒲团,侧身读书。赤脚婢治茶具,挥扇点火,画里该处漫漶残破,隐约可见一光脚踏在门槛之上。屋外长须老奴肩壶汲泉。屋下石头峻硬,有松槐生石罅,郁然苍然,松竹掩映,房屋简陋,院墙残破颓垣,气氛萧然。一个短暂瞬间,将卢仝一生抱才隐居忧世超物之志凝在这画卷之上。

卢仝几乎隐居一生,然人在屋里睡,祸从天上来。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日渐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干政,唐文宗不甘心大权旁落,一心想铲除宦官。

唐太和九年,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权,便设计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却被仇士良察觉,双方激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文宗皇帝也从傀儡降级成了囚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宰相王涯等其实与甘露之变毫无关系,也都被杀,整个长安被搅得天翻地覆。同样祸及卢仝,卢仝更是无辜到极点,当时卢仝和几个友人正在宰相王涯家里做客,就因晚上留宿宰相家而遭到牵连,被脑后钉钉处以极刑。

PS:公众号改版后推送经常被淹没,记得点“在看”把它捞上来哦~

(0)

相关推荐

  • 赏画|丁云鹏《玉川煮茶图轴》

    <玉川煮茶图>,明,丁云鹏绘,纸本设色,纵137.3厘米,横64.4厘米. 款署"玉川煮茶图.壬子冬日为逊之先生写于虎丘僧寮,丁云鹏",钤"云鹏"朱 ...

  • 钱选《画卢仝烹茶图》轴

    宋·钱选<画卢仝烹茶图>轴,纸本设色,128.7cm,横37.3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主人是卢仝,唐朝济源人.学问非常渊博,并擅长诗文.隐居在少室山,不愿出来作官.他特别喜欢喝茶 ...

  • 南宋 刘松年《卢仝烹茶图》鉴赏

    ▲南宋 刘松年 卢仝烹茶图 <卢仝烹茶图卷>画山石瘦削,有松槐生石罅,下覆茅屋.卢仝拥书坐,赤脚.婢治茶具,长须奴肩壶汲泉.款落刘松年,蝇头小楷,署在松节.后幅有唐寅跋:"右玉川 ...

  • 每日中华名画|佚名《卢仝烹茶图》

    宋 佚名<卢仝烹茶图>纵24.1厘米 横44.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卢仝烹茶图>绘"茶仙"卢仝独守破屋,心忧天下之态.画中卢仝拥书而坐,侧耳松风:女婢 ...

  • 钱选《画卢仝烹茶图》

    宋·钱选<画卢仝烹茶图>轴,纸本设色,128.7cm,横37.3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主人是卢仝,唐朝济源人.学问非常渊博,并擅长诗文.隐居在少室山,不愿出来作官.他特别喜欢喝茶 ...

  • 收藏日志 | 乾隆款粉彩雨中烹茶图茶壶

    壶身以赭红彩为地饰粉彩皮球花纹,腹部一面开光内绘雨中烹茶图,远山近水,松荫掩屋,庭院芭蕉洞石,庭廊中长者坐于长几旁,几上置有茶壶.茶杯.瓶花.书函.一侍童在炉旁伺火烧水,炉上置有水壶,图案绘制笔法清秀 ...

  • 茶仙卢仝的经典茶诗《七碗茶》赏析

    在中国茶诗领域,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卢仝<七碗茶>(又称<七碗茶诗>.<七碗茶歌>).卢仝在中国茶诗创作的地位,至今无人能撼动,古往今来无第二人.下面茶诗网带您来一起赏 ...

  • 文人与茶:苏轼用12个字羞红老道脸,卢仝一首诗成全日本茶道

    茶与酒,似乎代表着古代文人的两种精神.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一种潇洒肆意的本性流露:而"落尽庭梅三日雨,香风闲对一瓯茶"是一种 ...

  • 卢仝故里征文 ‖ 南坪新韵(尹喜梅)

    南坪新韵 尹喜梅 谷雨,落雨纷纷.润泽原野,也肥沃心灵. 一簇民居,在烟雨中打坐.时光的指节敲响暮春的门扉. 樱桃花落了,圆润的果子挂在树梢.白雪般的落花和主人一去不复返.这一个落雨的天气,我想念身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