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扎进湖里的驴

说的是还未退休的某一天,进天一校园后我刚把车停下,就见行政楼前小停车场,有一辆车前脸扎进水里,翘着屁股,跟一头渴死了闷头急急去喝水的驴。
幸好滑入的是校园人工湖的小支流,水浅水窄,未浸泡到发动机。

我早先的学生、现在的同事小兵兵看着我,挠着头傻乐呢。
那是他的爱车。
事情发生得很简单也很突然,他把车停下熄火,却忘记拉手刹,然后就打开后车门拿东西。谁知那车跟头驴一样慢慢腾腾却坚定不移的往前滑。
按情形他应该有时间赶紧把手刹拉上,那坡子几乎是察觉不到的平缓,车滑的速度也应当是非常非常的缓慢。
那一刻或许是有些惊慌失措,他就眼睁睁的看着这头驴往水里扎。
学校里的青年教师大多有房有车,很少能一次性全款支付,头顶着车贷、肩扛着房贷的不在少数。因为上班离市区有段距离,公交线路不一定合适,买车也多有不得已。
这下小兵兵该心疼死,那车小兵兵开得可仔细了。
只有工薪族的车才够格叫“爱车”,你没体验过房贷与车贷压在头上、肩上的滋味,你就根本不知道啥叫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买第一辆车时为啥甜腻腻的要称它“爱车”。

记忆里这可能不是头一回车滑进湖里了,早一阵子一位历史老师刚买的车还挂着临牌就扎进去了。
全校同事都围着看,刷着微信朋友圈争着传。
那车扎水里不久,学校工会朱主席就找我商量,说要不要在湖边停车场装上一排矮栏,预防万一。我说那怎么行,那地方是人流通道,再说矮栏也影响湖景的美观。
我心里想的和他不一样,停车拉手刹该是日常行为习惯,就跟吃饭拿筷子一样那是必须的,你总不能为不拉手刹的坏习惯立保护措施吧。
朱主席走后我仍坐在那里浮想联翩。
现在的教育,一味的就往关心、照顾的偏端上走,照着永远不要孩娃长大的路子奔,完全扭曲了教育该有的正形。
你看看校园内外、街头巷尾,到处是教诲,处处为警示,把人不当成人待,这种氛围中人如何长得大?
成长的意思就是一个人该有的习惯和责任感不再是耳提面命提溜出来的,规矩就是规矩,你得知它服它养成习惯。
那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宁波老虎吃人,怪老虎还是怪无视规矩攀爬过墙的无票客?道理明摆着。
成人社会是由一个个独立的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个体组成的,我们对他人帮扶的底线是不能把他当孩娃养,他得自己负起责任来,也得承担不负责任的后果。
尊重规则、养育规则是建法治社会的基础。
把别人当孩娃待,实际上可能隐含着自己仍旧是没长熟心智的巨婴。
写完了这个意思, 思来想去,拟了个题目“一头扎进湖里的驴”。
我把它看作是一个比喻,比喻的意义宽泛,留着往里填塞各人解读的空间。
它形象生动活泼。
我为此自鸣得意了好几天。
作者相关文章
关注马尔的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