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期 | 我们很多烦恼,是太拿自己当回事
我有一位音乐家的朋友,在一个业余的交响乐团担任指挥,前几天他们准备一场音乐会庆祝中秋节,演奏我这位朋友自己作曲的一支交响乐,由他自己来担任指挥。
因为是首演他当然很重视了,我这个朋友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认真较真的人,反复排练精益求精的程度是可想而知了,很早就从微信上把那天音乐会的票给我。
演出的头一天晚上,他还给我通了一个特别长的电话,详细说了他对这次作品的构想和理解,以及那天演出的计划,我们是多年比较好的音乐上的朋友,在交响乐上有很多观点也很一致,我知道那是他头天晚上紧张,想打个电话跟我聊聊天,舒缓一下情绪。
第二天演出开始了,我坐在了第一排,离他近在咫尺,从他脸上的表情看,那时他的指挥状态很好,中间休息的时候,我还去了一趟后台,看到有几个记者和圈子里的朋友围着他,满面春光。
可天总是有不测风云,下半场演奏到高潮的时候,他指挥手势的幅度也特别的大,这一使劲不要紧,腰里边系的一条宽布腰带一下子掉了下来,当然裤子没掉,因为这种宽布腰带是一种指挥身份的象征,并不是真正用来系裤子的皮带。
这其实也就是一秒钟的事,因为指挥脚下有一个指挥台,这个指挥台四周是有一个凸起来的边,腰带掉在指挥台上后,观众根本看不见,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士脱口而出说了一句:什么东西掉了,是乐谱的纸吧?
我这位朋友碰到这种意外还算镇定,只是微微地低了一下头,又继续他的指挥。
一曲终结,掌声雷动,他多次谢幕。
演出结束后,大家照例会找个地方吃个饭喝点小酒,祝贺一下演出成功,可我这位朋友从始至终一直在叨叨这个裤腰带掉下来的事,埋怨他老婆没有给他扎好,埋怨自己当初为什么动作幅度这么大,甚至说这是乐团的服装师跟他有过节,故意换了一根不是他常用的那个腰带,又抱怨他上场之前干嘛要那么慌,反反复复问我:你们看清楚腰带掉了吗?我跟他说没看清楚,我坐在第一排旁边一位女士都没有看清楚,何况后边的观众呢,你没注意到场上一点反应都没有嘛,如果大家都看清了,场上一定会泛起一阵笑声。
听了我这番话,他似乎好像好了一些,但过一会儿他又开始说,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上演,他要调出视频来看一下是不是被拍下来,那天为他庆贺演出成功的饭局并不成功。
许多人有这样一个误区,自己在乎的事情总觉得别人也和你一样在意,把一些别人根本没有当回事的瑕疵,去无限放大来折腾自己,甚至把自己压垮。
这说起来好像有点滑稽,但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患有这样的毛病,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在意放大症”,就是过分的去放大别人的感受,甚至把自己的猜想当成了别人的感受,在这种状态下,你得出的所有结论肯定是错的。
其实,你没有别人想的那么重要,别人也不可能像你自己在乎自己那样去在乎你,人在乎的只有自己,觉得别人和你一样在乎你自己,把自己看的太高太重要,那仅仅是一种幻觉和自恋罢了。
我在这叨叨唠唠的说别人,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在意放大症”,而且病得不轻。
我每次新书出版以后,总会要受邀到一些地方去做新书推广,总得上台讲上几句吧。
这算个什么事啊,我头一天晚上就会紧张,上场前心会砰砰乱跳,每次讲完之后总会懊恼很长时间,觉得这没讲透,那好像也没讲明白。
这次《创业的基因》出版以后,我到南方去做签名售书,肯定要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讲上一通,事后下来我问身边的一位不认识的听众,讲的还行吗?他楞楞的告诉我:没注意听玩手机呢。
满心想听上几句夸奖的话,谁知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让我好是失望。
可转念一想,别人在台上讲的时候我不也在玩手机嘛。
人们最在意的都是自己,许多伟大曾经盛极一时,但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伟大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草民的一点点瑕疵呢,你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旁边的人不会是觉得你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是觉得你有病。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推荐那本让我自恋了好一阵的书《创业的基因》,虽然自恋,但有些观点对创业者来说也许还会有些帮助的。
保持一份好心情的成本是很高的,经风祝您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