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遇到很多烦恼,过得不舒服?静心阅读,豁然开朗

人在生活中为什么会有很多烦恼,生活过得不自在,不舒服?这些都是因为人的内心追逐了太多的私欲,身处在声色犬马的环境之中,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就会让人慢慢的失去本心,沉迷于内心所追求的私欲。而当自己的内心所追求的东西,迟迟不能够得到满足之后,人就会变得烦恼,生活会变的不自在,人也会变得郁郁寡欢,毫无乐趣。当人们处于这个阶段应该怎样做呢?仔细的领悟,王阳明的这两句话中所要表达的含义,让自己远离烦恼。

一、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主只需要端正身子拱手,清静肃穆,让朝廷的官员各司其职,天下才能大治。而人的心统领着人的五官,也应该是这样。王阳明的这句话是让人们把自己的心看个是统领自己身体各个器官的中心,想要避免我们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对我们造成伤害,那么就要在自己的内心上下功夫,否则的话,内心受到干扰,自然就会感觉到很多烦恼。

这就好比是领导和员工的责任分工一样,领导要做好统筹全局,明确发展方向,下层的员工才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这样企业才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下去。如果一个领导者想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就着手去管这个事情,想到另一个事情的时候,就去做另一件事情,那么这样会丧失一个领导者的威严,也会影响到下属的员工做事的效率。

二、亲眼要是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人的眼睛要看东西的时候,他的心就会追求着,所要看到的颜色,耳朵想要亲亲的时候人的心,心里也会追求美声。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不断的变化的。因此人们的内心也会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人的内心不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呢?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圆规。圆规的圆脚,不管是走多远或者是如何变化,但是圆心一直在原地保持不变。就用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的内心不动来应付环境的变化这样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动。那我们就要学着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

学一学王阳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弯路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取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边只7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称作为圣人,便是因为他的心学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我最喜欢读王阳明,因为他能教给我修心,能让我在迷茫的时候找到出路,能让我学到很多人生的智慧,不至于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都得不到!

王阳明的心学远不止此,他的思想自从诞生以来,影响了千秋万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张居正、曾国藩、康有为等人,都是他的“门徒”,他们完善、发扬了王阳明的心学。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

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在名利场中奔波、与世浮沉的现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盘针的时候了。

在这两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场披荆斩棘的王阳明,也可以看到在战场有勇有谋的王阳明,更可以学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我买了两套,一套自己闲来时读一读,净化心灵,一套当礼物送给了朋友,对于喜欢历史,喜欢文化的人来讲,王阳明是必读之物!

王阳明的思想折服了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章太炎、以及西乡隆盛、稻盛和夫等无数中外名人。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过:“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人生早一点读王阳明,也就少走一段弯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