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7:季梁谏追楚师

(0)

相关推荐

  • 桓公六年(8):春,正月,寔来(八)

    ---   01   --- 上文我们探讨了周王室在鞭长莫及和蔑视冷漠的态度中,眼睁睁看着楚国在荆楚之地打下了一片天地,进而威胁到周王室的青铜矿产资源地.作为守护青铜资源大通道的汉阳诸姬,也被楚国威胁 ...

  • 芳香之气远闻

    读<古文观止>卷之一 季梁谏追楚师 无论君主还是庶民,身边有一位贤臣或者贤友,是一种幸运.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征战不断.楚武王与大臣谋划,制造假象,使随国放松戒备,随侯中计,但贤臣季梁劝谏 ...

  • 楚国争霸之路上的第一场大战,瞒天过海的经典之作

    东周建立楚国僭号称王 公元前770年,在西方戎狄骑兵的不断侵扰下,周平王将首都向东方迁移,最后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其中春秋因鲁国编年史 ...

  • 春秋左传—桓公八年(2):智囊斗伯比,看清人性,谋略全局

    桓公六年,季梁凭借超人的谋略和智慧,成功阻止了一场战争,但让斗伯比将随侯.少师.季梁的君臣关系和性格,看得清清楚楚.并预言少师必定会得到随侯的宠信. 果不其然,两年后,楚国和随国战争一触即发,此时季梁 ...

  • 桓公六年(9):春,正月,寔来(九)

    ---   01   --- 上一篇我们说到楚国伐随,随国国君派奸臣和佞臣--少师去与楚军交涉,在楚国的战略会议上,楚国君臣定下了"示敌以弱"的骄兵之计. 基于对随国内政的了解,这 ...

  •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季梁“夫民,神之主也”与魏征谏言同义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译文:鲁桓公六年春天,淳于公从曹国来鲁国朝见.<春秋>记载说:"寔来",是由于他不再回国了. 此承上年 ...

  • 【歪读《古文观止》】季梁谏追楚师

    <季梁谏追楚师>看着特别刺激,一种阴谋被识破的满足畅快感. "随国"虽小,却很不一般!随国现处于让人敏感的湖北省随州市.周王朝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 ...

  • 《古文观止》季梁谏追楚师(左传.桓公六年)

    [原文] <季梁谏追楚师> 出处:<左传>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①,军于瑕以待之②.随人使少师董成③.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④:"吾不得志于 ...

  • 07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 左传)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 ...

  • 《季梁谏追楚师》

    今天我们学习<古文观止>第一卷的第六篇,<季梁谏追楚师> ----<左传.桓公六年> 季梁谏追楚师(1) 左丘明 [先秦] 楚武王侵随,使薳wei3章求成焉,军于瑕 ...

  • 古文观止47:宋人及楚人平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yīn)而窥宋城.宋华(huà)元亦乘堙而出见之. 1.平:讲和: 2.大:赞扬,重 ...

  • 古文观止31: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wù)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1.公子围:楚共工次子,康王之弟,康王死后,其子郏敖即位,公子围时任令尹(楚国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 ...

  • 古文观止9: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1.诸侯之师:参加这次伐楚的包括宋.陈.卫.郑等诸侯国 ...

  • 【歪读《古文观止》】避重就轻——《楚归晋知罃》

    楚晋争霸,打过两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中晋胜,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邲之战"楚胜,称霸诸侯.两国实力相当,不分上下.在邲之战中楚国胜并 ...

  • 古文观止:先秦《谏逐客书》作者·李斯·原文朗读·赏析

    古文观止:先秦《谏逐客书》作者&#183;李斯&#183;原文朗读&#183;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