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六年(9):春,正月,寔来(九)

(0)

相关推荐

  •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季梁“夫民,神之主也”与魏征谏言同义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译文:鲁桓公六年春天,淳于公从曹国来鲁国朝见.<春秋>记载说:"寔来",是由于他不再回国了. 此承上年 ...

  • 聂四海:那头该死的“驴”

    那头该死的驴 聂四海 这里的"驴"并非真正的"驴",它指的是随国的少师,这位少师是系列历史剧<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9)<少师之死> ...

  • 楚国争霸之路上的第一场大战,瞒天过海的经典之作

    东周建立楚国僭号称王 公元前770年,在西方戎狄骑兵的不断侵扰下,周平王将首都向东方迁移,最后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其中春秋因鲁国编年史 ...

  • 芳香之气远闻

    读<古文观止>卷之一 季梁谏追楚师 无论君主还是庶民,身边有一位贤臣或者贤友,是一种幸运.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征战不断.楚武王与大臣谋划,制造假象,使随国放松戒备,随侯中计,但贤臣季梁劝谏 ...

  • 桓公六年(1):春,正月,寔来(一)

    ---   01   --- ‍原文:桓公六年:春,正月,寔来. ---   02  --- 上文说到,州国被杞国侵略,州公自忖打不过,只能跑,于是果断选择政治流亡,但政治流亡地选的却是远离山东半岛的 ...

  • 桓公六年(2):春,正月,寔来(二)

    ---   01   --- 桓公六年,州公正式到曲阜朝见鲁桓公后,遥远的汉水流域发生了一件大事--楚武王兵临随国城下. 这件事只有<左传>记录了,<公羊传>和<谷梁传& ...

  • 桓公六年(3):春,正月,寔来(三)

    ---   01   --- 原文: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 ...

  • 桓公六年(5):春,正月,寔来(五)

    ---   01   --- 前文说到楚国暗里连怂恿带压迫,趁着郑庄公刚刚打下许国的时候,跨越千山万水去碰了一下瓷,结果没捞到好处,反把自己碰了个筋断骨折.楚国此番作为也不是没有理由,而是因为郑庄公所 ...

  • 桓公六年(4):春,正月,寔来(四)

    本文上周发的时候漏发了,本次为补发. 同时,因为<桓公六年(5):春,正月,寔来(五)>在发送的时候错发到了另外一个专辑,所以<精读左传:在文字的背后>这个专辑里无法重复收录, ...

  • 桓公六年(6):春,正月,寔来(六)

    ---   01   --- 上文<桓公六年(5):春,正月,寔来(五)>中说到: 青铜资源类似于现代社会的石油资源,哪个国家占有了青铜资源就取得了号令天下的能力.楚国未来的崛起就与疆域内 ...

  • 桓公六年(7):春,正月,寔来(七)

    ---   01   --- 上一篇我们讨论了青铜战略资源的重要性,也讨论了随枣走廊作为周王朝要害和楚国崛起必经之路的矛盾性.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楚国持续崛起,必然会和汉阳诸姬产生激烈对抗,而汉阳诸姬必 ...

  • 桓公六年(8):春,正月,寔来(八)

    ---   01   --- 上文我们探讨了周王室在鞭长莫及和蔑视冷漠的态度中,眼睁睁看着楚国在荆楚之地打下了一片天地,进而威胁到周王室的青铜矿产资源地.作为守护青铜资源大通道的汉阳诸姬,也被楚国威胁 ...

  • 桓公六年(10):春,正月,寔来(十)

    ---   01   --- 纵观世界历史,差不多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封建时代都置于宗教的统治之下,尤其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类的理性靠上帝的启示和光照,人类理性的目的就是认识上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