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著名学者冯时:从文字起源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相关推荐
-
夏朝存在四百多年,为何却没有留下文字?诸葛亮南征所见或可揭秘
夏朝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朝代,晚于它的商朝遗存-殷墟早已被考古发现,甲骨文的出土也将商王世系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而早于夏朝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文明,也得到了陶寺遗址的证实. 唯独能够证明夏朝存在的夏墟至今 ...
-
其他考古是越挖越明白,为啥三星堆却越挖越糊涂?还有多少秘密?
1929年,在四川广汉县,当地一个名叫燕道诚的村民在淘沟之时,突然从土里发掘到了很多的金石玉器,两年之后,这个消息传了出去,从此开始,中外考古学者开始来到了这么名为"三星堆"的地方 ...
-
【中原风之四】书写华夏文明的地方
车过安阳时,我很坚决地对司机说:下高速,去安阳殷墟. 同行者都感到不解,因为我们的时间比较紧,而且知道我刚到过安阳不久. 这是我三个月内的第二次来安阳,上次来安阳殷墟时,和李光模先生礼节性的相识了,回 ...
-
文旅安阳,“考古”殷墟
安阳,有文字历史最早的地方. 这里有殷墟,有文字博物馆,有中华文明最早的脉动. 要了解中国,就应该来到中原腹地,商代古都,甲骨文发掘地,听见最深沉的回音. 在这里,唐际根教授带领团队,发现了商代城市遗 ...
-
良渚刻划符号文字:比甲骨文更早,它们会是中国汉字的起源吗?
文字的产生与人类文明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又必须以文字的产生和运用作为必要的前提和条件.综观世界 文明古国,无一不如此.古代埃及由 ...
-
学者冯时:从文字起源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2020年7月12日晚,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以线上讲座的形式,举行了今年首场"艺术与人文高端讲座".著名古文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冯时 ...
-
甘谷籍著名学者冯浩菲
冯浩菲(1942.9-),甘肃省甘谷县八里湾乡人.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9月,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史专业硕士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12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博士 ...
-
从刻符陶文到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是什么?中华文明有没有五千年?
仓颉造字 想必大家对仓颉造字的故事耳熟能详吧.<说文解字·叙>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翻译过来就是仓颉 ...
-
从农业起源角度看中华文明:原生性很强,「西来说」站不住脚
自18世纪以来,西方世界有一个论调就是『世界文明起源一元论』和『中华文明西来说』,如法国学者约瑟夫.波提埃等认为中国文化来源于埃及或巴比伦.20世纪前期曾到中国参与考古的瑞典学者安特生则根据仰韶遗址的 ...
-
河南发现距今8000多年的古老文字,史学家:中华文明再增三千年
无论正史野史,都需要以文字作记录.文字对文明传承的意义不言而喻,每当说到中国的古文字,大家通常下意识想起"甲骨文".但我们必须注意一点,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体系了,难道商朝人是 ...
-
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季氏渊源,春秋时鲁国的著名姓氏
季 季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五十二位,在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分布较集冲.当今季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6%,总人口大约有101万. 得姓始祖季札.春秋时吴国公族季札, ...
-
著名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当代千家姓之鲁姓的姓氏起源
鲁 鲁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二十三位,河南.湖北,安徽是鲁姓分布最多的地区.姓分布最多的地区.当代鲁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总人口大约有151万. 得姓始祖姬旦,姬姓, ...
-
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凌姓的起源与冰的密切关系
凌 凌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四十九位,在两广的分布比较集中.当代凌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8%,总人口大约有103万. 得姓始祖姬康.姬康即是康叔又名卫康叔,是周武王之弟. ...
-
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兰姓起源的两大分支:姬姓和芈姓
兰 兰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三十二位,主要集中于四川,广西和福建.当今兰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总人口大约有134万. 得姓始祖姬兰.姬姓,郑氏,名兰,即郑穆公.公元前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