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五色第十二

(0)

相关推荐

  • 马太效应与道德经中的人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最早接触马太效应这个词是来自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的一句话--你有,给你更多:你没有,把你原来的都拿走,当时觉得这个解释很有意思,马太效应来自<马太福音>,常被应用于社会学 ...

  • 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和君子理想人格,也是儒家待人处世的重要思想方法,论大即大,说小即小,它隐藏在平时.日常的细微之中,又尽显博大的精深智慧,"广大"而"精微&qu ...

  • 品味天道,感悟人道【《道德经》悟杂之总结篇】

    <道德经>是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之书,像宝塔之巅的明珠,照耀着中国的古老文明.短短五千言,老子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 老子上乘杨 ...

  • 天道之首、人道之首是什么

    天地本无道,无道即为道.道而无形道可道."道"在何处?问心,心为道.道法自然,道可道.天生万物皆因果,物物相克还相生,人世所为皆为利,利来利往利尽归,归所归之处.尊心所做,由情而为 ...

  • 徐大椿注道德经:曲则全第二十二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原文]曲则全第二十二   曲则全[能曲而后能全]枉则直[能枉而后能直]洼则盈[能洼而后能盈]敝则新[能敝而后能新]少则得,多则惑[此又一义,少则约而易守,多则乱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十二章 五色目盲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五色,使人之目盲. 五音,使人之耳聋. 五味,使人之口爽. 骋田腊,使人之心发狂.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 是以圣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王弼注:清静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静,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僻,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故 ...

  • 马氏道德经正义: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翻译: 如果眼前都是花里胡哨的东西,那人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

  • 道德经译成·道经十二章·五色目盲篇

    道经十二章·五色目盲篇 好淫五色, 使人君伤精失明. 好听五音, 使人君伤气失听. 好嗜五味, 使人君伤心失嗅. 纵情畋猎, 使人君伤神狂噪. 御好稀缺的珠玉珍宝, 使人君伤智行彷. 所以, 圣人修身 ...

  • 道德经章成·道经十二章·五色目盲篇

    道经十二章·五色目盲篇 一. 王弼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河上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 ...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动天下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匀.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 ...

  •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子卿说(一)

    子卿说--道(道路:水流通行之途径:方向,方法,道理:道德:学术或宗教之思想体系:属于道教者,道教徒: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行政区域名:说:用语言表示情意:以为,认为)者,万(数目,十个千:比喻很多,极 ...

  • 《三国志注》吴书十二全文,翻译赏析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吴书曰:翻少好学,有高气.年十二,客有候其兄者,不过翻,翻追与书曰:"仆闻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过而不存,不亦宜乎!"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