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7伊尹先觉圣人正己

题文诗:
万章问曰:人言伊尹,割烹要汤,有诸乎?

孟子曰否;伊尹耕于,有莘之野,乐尧舜道.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以天下,顾也;

系马千驷,视也.非义非道,与,

不以,取诸.汤使人,以币聘之,

嚣嚣然曰:以汤聘币,我何为哉?我岂若处,

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道哉?汤三使,

往聘既而,幡然改曰:我处,畎亩之中,

乐尧舜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

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

吾身亲见,?天生此民,使先知以,

觉后知也,使先觉以,觉后觉.予天民之,

先觉者也;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

谁也?思天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

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

天下之重,故就汤说,伐夏救民.未闻枉己,

正人,况辱己以,正天下乎?圣行不同,

或远或近;或去不去;归洁其身,如是.

吾闻伊尹,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割烹.

伊训: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原文】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1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2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汤使人以币3聘之,嚣嚣4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

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
 
【译文】

万章问道:“有人说,'伊尹通过做厨子来向汤求取’,有这么回事吗?
 
”孟子答道:“不,不是这样的;伊尹在莘国的郊野种地,而以尧舜之道为乐。如果不合乎道,不合乎义,纵然把天下给他作俸禄,他也不会回头看一下;纵然有四千匹马系在那里,他也不会看它一眼。如果不合乎道,不合乎义,便一点也不给别人,也一点不从别人那儿拿走。
    汤曾让人拿礼物去聘请他,他却平静地说:'我要汤的聘礼干嘛呢?我何不呆在田野里,就这样以尧舜之道自娱呢?’

汤几次派人去聘请他,不久,他便完全改变了态度,说:'我与其呆在田野里,就这样以尧舜之道自娱,又为何不让当今的君主做尧舜一样的君主呢?又为何不让现在的百姓做尧舜时代一样的百姓呢?〔尧舜的盛世,〕我为何不让它在我这个时代亲眼见到呢?’”
 
【注释】
 
(1)莘:音shēn,国名,故址在今河南开封。(2)介:通“芥”,微不足道的东西。(3)币:帛,这里的意思是以布帛相赠。(4)嚣嚣:空闲的样子。
 (5)与:与其。

【原文】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1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2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3。’”
 
【译文】
    “'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让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我呢,是百姓中的先觉者;我就得拿尧舜之道让这些人民有所觉悟。不由我去唤醒他们,那又有谁呢?’伊尹是这样想的:在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个男子或一个妇女,没有被尧舜之道的雨露所沾溉,便好像自己把他推进山沟里让他去死一样。他就是如此把匡服天下的重担挑在自己肩上。所以一到汤那儿,便用讨伐夏桀、拯救百姓的道理来说服汤。我没有听说过,先自己不正,却能够匡正别人的;更何况先自取其辱,却能够匡正天下的呢?圣人的行为,各有不同,有的疏远君主,有的靠拢君主,有的离开朝廷,有的留恋朝廷,归根到底,都要洁身自好而已。我只听说过伊尹用尧舜之道向汤求取,没有听说过他用的是厨子的身份。《伊训》说过:'上天的讨伐,是在牧宫开始的,我不过从亳邑开始谋划罢了。’”
 
【注释】
 
(1)内:同“纳”。(2)说:音shuì,游说。
 
(3)“《伊训》”至“自亳”: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伊训》,《尚书》逸篇名,今本《尚书·伊训》为伪古文;造,开始;牧宫,桀所居之处;朕,伊尹自称;载,开始。

(0)

相关推荐

  • 圣人之行不同也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圣人的行为不太相同,有的远人,有的亲人,有的出世,有的入世,归根结底洁身自好而已. 赏析 这是孟子回答弟子万章关于伊尹人品的一句话. <孟子>七篇中有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1孝慕父母足解人忧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1孝慕父母足解人忧 题文诗: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旻天,何为号泣? 孟子答曰:怨慕其亲.万章又曰:父母爱之, 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舜怨乎? 曰长息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2伦常不废君子道正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2伦常不废君子道正 题文诗: 万章问曰:诗经有云:娶妻如何?必告父母. 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娶不告,由之何也? 孟子答曰:告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 如告则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4辞以达意孝养天下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4辞以达意孝养天下 题文诗:孟子之曰:尧老舜摄.尧典有曰:二十八载, 尧乃徂落,天下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 遏密八音.孔子有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舜为天子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5事治民安天视民视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5事治民安天视民视 题文诗: 万章问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 天子不以,天下与人.问曰然则,舜有天下, 孰与之也?曰天与之.万章问曰:天与之者, 谆谆命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6惟德是传听天由命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6惟德是传听天由命 题文诗: 万章问曰:人之有言:至禹德衰,不传于贤, 而传于子.其有诸乎?孟子曰否,天之与贤, 则与贤者;天之与子,则与子也.昔者舜也, 荐禹于 ...

  •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8礼义有命贤者自知

    <孟子>卷9万章章句上诗解8礼义有命贤者自知 题文诗: 万章问曰: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也, 侍人瘠环,其有诸乎?孟子曰否;好事者造. 卫颜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妻,兄弟姊妹. 弥子谓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题文诗: 孟子有曰:伯夷目耳,不视恶色,不听恶声. 君非其君,民非其民,不事不使.国治则进, 国乱则退.横政所出,横民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2天子之制爵禄有别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2天子之制爵禄有别 题文诗: 北宫锜问:周室班列,爵禄如何?孟子答曰: 不可得闻,诸侯恶其,害于己而,皆去其籍; 然而轲也,尝闻其略.天子一位,公一位也, 侯一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3德友不挟贵贵尊贤

    题文诗: 万章问曰:敢问交友.孟子答曰:不挟其长, 不挟其贵,不挟兄弟,富贵而友.交友也者, 友其德也,不可有挟.孟献子也,百乘之家, 有友五人:乐正裘也,之与牧仲,其三人则, 予忘之矣.献子与此,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