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麦

拾麦,就是捡麦穗儿。我们小时候,没有过这个经历的小孩儿,保证附近的村子都没有一个。

看过拙作《割麦》和《借粮》的朋友,应该对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好的了解了:粮食紧缺;麦子都是人工用镰刀割的。

对,在我们这个靠着山坡的小山村里,庄稼都是靠手收割靠肩挑背背运送的。割过的麦地,总有遗落的麦穗儿。所以,拾麦就成了我们课余饭后的一项劳动;甚至上学时候,也会有半天的时间集体去地里拾麦,生产队统一过秤记录斤两,然后转换成公分或者兑换成学费。

贫困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也有很可贵的地方,那就是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力和责任意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当时很切合实际的说法。

那时候,常常我们正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说生产队长通知有一块儿地割完了,需要孩子们去捡麦穗儿。我们就一串串地飞出教室,提着竹笼或者柳条笼,整齐地排好队伍。——我们那时候上学,三夏大忙的时候,学校会提前通知带上这些工具,就放在桌子底下,或者摆在教室后面。

我们拾麦子的时候一个个都很积极,很卖力,其间的乐趣比现在的游乐场多了去了。有时候,捡来的麦子就够我们的学费了;还有些,捡的快的捡的多的,都能打下半口袋粮食。村里大人就都夸赞人家的孩子“懂事”、“本事(能干)”,替大人分担了负担。

那时候,班级里,学校里,还要进行评比,授予“捡麦穗优胜者”光荣称号。在大家啧啧称赞声里和热辣辣的艳羡目光里,获奖者昂着头挺着胸走上讲台,领过奖状,坐回座位兴奋大半天

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半天下地里劳动半天坐教室学习的学生生活,比现在中小学生中推行的研学旅行有意思多了:我们把课堂与田间地头连接起来,我们把生活拉进了教室课堂。学习与劳动,在这里成了相互调剂的活动,趣味浓的人很喜欢上学。

“休息不只是去睡觉,换个不同的事情去做,调剂也是很好的休息。”这话说的就是我们那时候的实际,所以我们上学去的时候很积极,回来的路上很快乐,常常是洒满一路歌声,一路快乐,一路呼喊。

我的记忆里,拾麦是三夏大忙时节的一份很有意义的农活。我们兄妹常常一大早上起来拾一篮子麦穗儿(掐掉麦秆),再去上学;中午放学吃完饭,捡一篮子麦穗儿去学校;下午放学后进门先提着篮子转头去地里,到天黑到看不见麦穗儿回来。当然,那样的“勤快”,是会被大人好好夸赞和奖赏的,或者一个鸡蛋,或者一块儿点心。

勤劳是一种骄傲,鼓励是一种力量。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这样的深切体会。

待到收麦时节将尽的时候,母亲会把我们捡拾的麦子收拢起来,晾晒在场院里,——饱满的麦穗儿居然铺满了场院。我跟哥哥帮着父亲推动碌碡,转着圈儿碾压。然后母亲领了妹妹用扫帚略过麦糠,把金灿灿的麦粒儿扫成一堆。我们一家人就围站在麦堆旁边,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时候,母亲就会用挖出小半升小麦,让我们拿去换西瓜,或者桃。那西瓜,那桃,吃起来比现在的瓜果甜一百倍不止。

这么多年过去了,机械化替代了人工劳力;苹果园、葡萄园、猕猴桃园和各色各样的蔬菜园,早已占据了麦田。盛夏时日里,田野里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还有果香,但总跟麦子成熟的味道不一样。我常常站在一望无际的绿色里,回味昔日金色麦浪的田野,回味那种让人心底踏实的味道,实实在在粮食的味道。

那些捡麦穗儿的日子,注定成了历史的永久记忆。捡麦穗儿的乐趣,却一直刻印在我的心底里。那份纯真的快乐,怎么能忘记得了呢?

(0)

相关推荐

  • 云在山头:拾麦穗 | 就读这篇

    拾麦穗 云在山头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偶然看到十九世纪一个叫米勒的法国画家的油画<拾麦穗者>,画面上是几个欧洲白人大婶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麦穗.潜意识里,欧洲人都生活富足,拾麦穗这活跟她们应该 ...

  • 冯芙蓉:收麦记|故事

    白冬平: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散文 文/冯芙蓉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立夏之际,田地间的麦穗就呈现出绿黄相间,一阵阵清风吹过,只见层层叠叠的碧波金浪随风涌动,如漫天霞光相映大海潮起的海浪,好一幅美不胜收 ...

  • 小时候放麦假就去拾麦穗,如今时过境迁,拾麦穗的只剩下老人了

    三十年前的我,还在上小学,那时候一到收麦子,就会全校放假,至少有半个月,因为老师们也要回家收麦子,这期间老师除了会给学生布置书本作业以外,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个特别的任务,那就是拾麦穗,开学后交给学校,当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拾麦穗/谢晓芳

    唐代白居易的<观刈麦>对麦收情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 ...

  • 一颗麦子的成长轨迹和它的伟大使命

    (朗读者:自洽) " 我常对小朋友说,吃饭要"一粒米都不剩",孩子只机械的知道粮食得来辛苦,但并不懂得怎么个"辛苦"法.所以作为亲历过种植的人,我想讲 ...

  • 安平饶阳人你知道麦子黄梢,地里虬脚是什么意思?

    布谷声声,绿荫浓浓,又是一年麦子黄梢时.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爹说的搓麦穗的事来了! 爹他们那一辈,赶上年成不济,乡亲们经常是糠菜半年粮,有时候地里的野菜挖光了,路边的树叶也捋净了,特别是麦子黄梢, ...

  • 父亲的夏收

    贾炳梅 这些年,村子里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定居城里了,父亲和许多老年人一样,选择了留守山村. 父亲没有听从我们兄妹的劝告图清闲丢下土地,却执意将自留地都种上麦子.父亲说:"我都种了一 ...

  • 青未了|父亲是一株麦子

    文/张呈明 父亲常说,他是一株种在田野里的麦子. 过了好多年,我才真正明白了父亲这句话的含义.然而,这个时候,父亲早已长眠在了他奋斗了一生的黄土地里,而我,也站成了一株坚强的麦子. 麦子被妥妥地播进耕 ...

  • 拾麦记

    今日芒种,俗话说"芒种一半茬."又到一年麦收最忙时,这是农民最高兴的时节,也是农民最繁忙.最辛劳的时节.为了夏收,为了夏粮颗粒还家,农村无闲人,男女老幼齐上阵,故有"五黄 ...

  • 割 麦 ‖ 赵娟娟

    作者 赵娟娟 1 七月几乎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对于土生土长.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 在经历了一个酷寒而又漫长的的冬天,一场场的风爽雨雪的洗礼后,在太阳炙烤着大地的七月,终于,颗粒饱满,金地金黄的麦子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