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最后的挂念

(0)

相关推荐

  • 【第6期】《江上几峰青》

    --陈独秀手迹存毁录(5) 一场疟疾让郑学稼留下陈的十四封信 郑学稼(1906-1987)是陈独秀晚年结交的年轻朋友.郑当时在重庆的复旦大学任教,两人常有书信往来.郑在<陈独秀先生晚年与我> ...

  • 寻找陈氏遗稿 陈独秀和《甲戌随笔》

    1939年深秋的一天,四川江津城中一个旧书摊前,一位穿着简朴长衫的老者正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几册散乱的旧文稿.老者个子不高,背微驼,头发花白,面容清癯,两眼有神,显得很是慈祥.从他的面目表情可以看出,他对 ...

  • 52岁陈独秀与23岁潘兰珍的旷世恋,“这不就是我家的老头子吗?”

    1930年下半年,陈独秀为躲避国民党的通缉,迁居到熙华德路(今长治东路)上一座石库门房子的前楼,而一墙之隔的后楼,就住着23岁的潘兰珍. 潘兰珍4岁时随父母从南通逃荒来到上海.为分担父亲的负担,她很小 ...

  • 夏筱翊:吴稚晖——以怨报德,愧对安庆

    <新青年>第七卷第六号,陈独秀请吴稚晖题词"人日" 吴稚晖--以怨报德,愧对安庆 安徽怀宁 夏筱翊 吴稚晖,名敬恒,清同治四年乙丑(1865)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 ...

  • 陈独秀儿子,砖窑厂工作薪资微薄,中央领导特批:想办法给予照顾

    小编衣食,诸君海涵,下方广告 ▼ 一招拯救便秘,肠子润到会打滑,宿便毒素全排出! 牙膏里加它,牙黄牙垢唰唰落!烂牙变新牙,牙医也在偷着用.. 含一颗"爆珠",5秒解决口臭!脏东西都 ...

  • 重读陈独秀(七)

    陈独秀是一个思想闲不住的人,但注定要在思想上承受孤独.在当时,他对民主的见解,他对战后世界大势的分析,都被看作是"恶毒"的言论,甚至于他在报刊上往往发了上篇,就没有了下篇,有时干脆 ...

  • 独秀同志姓陈,他的四任妻子结局如何?隐婚妻子活到1973年

    独秀同志,姓陈. 陈先生是一位风云人物,一生中有过高峰,也有过低落.一九四五年,最高首长在一次会议上说:"关于陈仲甫这个人,今天我们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

  • 江志伟:独秀园游记

    独秀园游记 安徽黄山  江志伟 台湾一位学者指出:"中国大陆的文化界,长期以来高举鲁迅而贬低陈独秀;在台湾及海外,则高举胡适而压低陈独秀,两者都是有欠公平的.事实上,陈独秀无疑是这一划时代的 ...

  • 披露:陈独秀晚年真实生活

    1930年的一天晚上,从工厂刚刚下夜班的24岁工厂打工妹潘兰珍像平时一样,提心吊胆的朝家走着.刚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突然发现路边躺着一个男人,走近一看,发现此人已经不醒人事. 心底善良的潘兰珍喊来邻居 ...

  • 陈独秀书法欣赏:灵气、才气和狂气迸发,堪称一枝独秀

    陈独秀的书法创作形态非常丰富.手札.诗文稿乃实用为主,随手写来,可以不拘绳墨,天真浪漫,最见性情.陈独秀公私事务繁忙,交际广泛,笔耕不辍,故而这一类墨迹数量很多,虽然主要行草书,但风格多样,蔚为大观. ...

  • 颜坤琰:​陈独秀晚年与章士钊的友情

    陈独秀晚年与章士钊的友情 文/颜坤琰        陈独秀与章士钊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位个性都很强的风云人物,二人交往密切,早年曾一起革命,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后,两人因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但在个人感情上 ...

  • 陈独秀的坎坷晚年:四处辗转,惨然辞世

    陈独秀的前半生,可谓是风光无两.虽然生于封建年代的末期,但是陈独秀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接受了进步思想的洗礼,青年时就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随着宣扬民主与科学的<新青年& ...

  • 独秀之死

    独秀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