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筱翊:吴稚晖——以怨报德,愧对安庆
相关推荐
-
1953年,伟人考察安庆对烈士家庭特殊关照,送其三个孩子考上大学
1953年,毛主席到安庆地区进行来考察,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陪同接待,在谈话中,毛主席谈起了安庆地区的仁人志士和历史名人典故. 忽然毛主席好像想起了什么,开口便向傅大章等人询问,"我党的一位前 ...
-
虎父无犬子,一门三委员,觉醒年代下看陈独秀父子一言难尽的悲怆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总司令张学良与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因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决定联合发动兵谏,扣留来西安督战的蒋介石,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qu ...
-
陈独秀和鲁迅 || 张维舟(河南孟州)
陈独秀和鲁迅 文/张维舟 编辑/落英小桥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五四运动的风云人物,他们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并肩战斗,锋芒所向封建专制.封建礼教和帝国主义经济.文化.军事侵略 ...
-
吴稚晖故居[常州]
吴稚晖(1865-1953),中国近现代政治家,原名眺,又名敬恒,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武进雪堰镇.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参加过& ...
-
陈延年是陈独秀长子,短暂年轻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面对屠刀誓死不跪!
我们的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生出来的,更不是从海外飞来的,而是在长期不断的革命斗争中,从困苦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生长出来的,强大出来的. ...
-
1927年报纸披露李大钊就义细节:想写遗书被拒,“呼天字”20分钟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近段时间,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年代剧火爆网络.该剧有三大优秀之处,分别是隐喻.选角,包括对历史题材的把控. 由演员张桐(老版亮剑里的魏和尚)扮演的李 ...
-
震古烁今大德垂世学界楷模蔡元培先生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一百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秉持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改革和发展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对民族和时代的转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蔡元培的到来使 ...
-
彭劲秀:陈独秀与鲁迅
陈独秀出生于清末光绪五年(1879年),鲁迅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鲁迅比陈独秀仅小两岁,是同时代人. 陈独秀与鲁迅既有交往和情谊,亦有误会和隔膜.然而,他们都是文化巨人,在彼此的评价上尽管有时 ...
-
陈乔年:受哥哥陈延年影响极深,牺牲前狱中留话,遗腹女成革命者
"哥,你去哪儿,我跟你一块去!" 这是陈乔年幼年时经常对哥哥陈延年说的一句话,小时候,不管哥哥去哪儿,他都会跟着.对于陈乔年而言,比自己大四岁的哥哥一直是偶像一般的存在. 这句&q ...
-
吴稚晖:与陈独秀兄弟相称,陈延年曾视其为恩师,却狠心出卖延年
吴稚晖是近代史上一位大佬级别的人物,狂妄与怪异不下于魏晋名士,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趣闻.放眼整个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吴稚晖的参与度也是极高,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再到"四一二&quo ...
-
【书法随笔】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陈独秀书法思想摭谈
Calligraphy of essays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陈独秀书法思想摭谈 □金肽频 <金粉泪> 作者:陈独秀 珊珊媚骨吴兴体, 书法由来见性真. 不识恩仇识权位, 古今如 ...
-
陈独秀长子陈延年,被捕后受尽酷刑,临刑前大喊:我至死不跪
1927年7月4日,上海的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一样,可等了一天也没有见到一滴雨水.而空气中蔓延的闷热,亦像捂在了人的心里一样,让人难受得喘不过气来. 这一天,陈延年带着沉重的手链和脚链,一步一步地走 ...
-
陈独秀长子陈延年:1927年被捕,因遭人报复身份暴露,被乱刀杀害
一更历史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在安徽省合肥市,有一条路,名叫延乔路.这条路通向了繁华大道,也是为了纪念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 学过历史的我们,或许只记得陈独秀,但对他的孩子却感到有些陌生.其实 ...
-
延乔路短,却都通往了繁华大道
中国国家历史 人民出版社<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唯一官方号2小时前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危险乃意中事亦分内事,仁人志士求此机会作光荣牺牲而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