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阳明证与湿热阳明证异同论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二)
伤寒论第70条辨: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原文解释: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 ...
-
第二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起179条迄262条)
179.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胡希恕注:赵.成本均把下条置于篇首,今依<金匮玉函经>以本条冠篇首为是. 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即病邪充实于胃内之谓,按之硬满而痛者是也,胃家实为阳明 ...
-
神验医宗舌镜
<神验医宗舌镜,论横分三截胎色>篇: 论横分三截胎色: 横分三截胎色者,根尖中各一胎色,为并病舌也.伤寒并病,先一阳经未罷,又加一经症见,两经联贯为一,在病有兼併之义,故在舌亦见兼并之形, ...
-
《金匮要略》对血分湿热的论述及与气分湿热之异同
伍炳彩 伍建光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6) 1<金匮要略>中对血分湿热的论述 众所周知,湿热日久可从气分深入血分.<金匮要略>对血分湿热有不少论述,主要条文有: &q ...
-
蔡长福讲伤寒:论“湿热”
导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 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 ...
-
『每天学伤寒』阳明证综述
张仲景&倪海厦 JT叔叔资料库 今天 二二〇:『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二二一:『阳明病』,心下鞭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硬满是『陷胸』证,不可以用 ...
-
十四、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此处是指泻下而言)。原文204
十四.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此处是指泻下而言).原文204 [郑论] 呕多二字,有热呕寒呕之别,虽有阳明证,不可妄加指责攻,务要审慎的确为是. [阐释] 恶寒发热之呕属太阳,寒热往来之呕属 ...
-
蔡长福讲伤寒:胃有湿热,身油外溢
导读:蔡长福,男,安徽淮南人,生于1946年,从医四十余年,现行医于安徽马鞍山市.师承民间中医并潜心钻研经典,博涉经史百家,学验俱富,治病慎思明辨,在学术思想 上,崇古而不泥古,在临床实践上擅用经方, ...
-
阳明证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此证恶寒可发汗,若恶寒罢,反自汗恶热者,为胃家实,属正阳明,宜调胃承气汤,方在太阳证下.) 庞曰∶有三阳阳明者,其太 ...
-
伤寒治湿热6大法
<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证治的专书. <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论“什么叫湿热外溢”
张仲景在黄疸篇提到那两句话,胃有湿热,头出汗齐颈还,还是湿热就有这个症状,张仲景写出茵陈蒿汤,茵陈蒿汤就能治这种身油外溢. 为什么黄疸病,爆发时全身都是黄色,就跟橘色一样,小便尿到地下能染地.好比皂汁 ...
-
民间中医蔡长福讲伤寒——论:“人类的脏腑都毁在湿热上”①
大肠热结旁流,热耗膀胱,膀胱热更急,常常得前列腺肥大,西医叫前列腺炎.为什么前列腺这么多?尤其是老人,有的痛苦半生,痛苦的带着前列腺炎过日子.他没有湿热这个概念,他不知道湿热下流,这个前列腺就算治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