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岳||【散文】精神的故乡

     精神的故乡
 
                     文/立岳
             
                     01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两个故乡。
 
一个是物理的故乡,那是你无法选择出生长大的地方;另一个是精神的故乡,那是你长大后找到的灵魂最舒适的地方。物理的故乡安放了我们的肉体,精神的故乡,安放了我们的灵魂。
 
可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却是这样:故乡容不下肉体,他乡放不下灵魂,上者成为寂寞的先知,中者成为不为人理解的狷士,下者成为潦倒的流浪汉,我们该走向何方?是逃离北上广,还是被迫回到北上广?
 
逃离有逃离的无奈,回来有回来的苦楚。他乡无法融入,故乡无法接纳,身在何处都是客,我们在权衡比较中,混杂着梦想的不甘心,生活安稳的希翼,还有各种复杂情绪的拉扯,灵魂也好,肉身也罢,短暂一生,变幻莫测。带着一副皮囊,走在人流车流中,如同在梦里,那些繁花似锦、那些痛苦彷徨、那些笑语嫣然、那些黯然伤神,都在车来车往、人来人往之时喧嚣而下,悄然而去,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
 
其实,人来人往,当属平常。毕竟,在大城市,人生基本孤独,我们的大多数,只是这座城市的零余者,包罗万象的城市容不下渺小的灵魂。来了,无人知晓;走了,华灯依然。
 
可北上广,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还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吧,它承载着我们青春之时所怀抱的理想、激情与希望,有着一种从家乡简单的环境走出来又回去两者之间产生的巨大落差感,守着家乡等于守着贫困,如小鸡躲在老母鸡的翅膀之下,不走出去,永远长不大,所以内心已经回不去了。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间遥望远方。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费洛伊德《梦的解析》里面人的一种心理条件反射?
 
冯唐易老,青春已逝。而我们的青春和理想总不能如南飞乌鹊,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哪一条路是唯一的。真正应该选择的,是自己能接受的、最适合自己的。蓬头垢面挤地铁、蜗居在狭窄的出租屋、加班到深夜吃泡面......
 
这些的确是生活艰辛的表象,但我们不能把它们叫做苟且。只有你放弃了奔波和梦想,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那才叫真正的苟且。这时,你逃离的已不是北上广,其实是自己的内心。爱拼才会赢,只有尝试过拼搏和梦想,你才能懂得真正的诗和远方。而我们拥抱的生活方式,是让身心与外界平静相处,以一颗坦然之心看世界,以一颗执着之心坚守初衷,以一颗淡泊之心守护灵魂,这未尝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恰如《菜根谭》所云:“尘世苦海,殊不知世间花迎鸟笑,尘世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心尔也。”当人们能够回归心中那一方精神的故乡时,又有何愁苦呢?

                   02
 
沈从文说:一个战士,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而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活着,你会感受一种刻骨铭心的故乡,获得的故乡,失落的故乡。
 
我曾学鲁迅一样用笔无数次地批判过自己的故乡,有故乡,却没有精神借以寄托的故乡,于是我被乡邻叫骂,数典忘祖等等。
 
但每当厌烦了都市的喧嚣与烦杂,每当心有所失精神迷茫,我还是想着:回去,回到故乡。
 
故乡用它特有的魔法庇护隔绝了外界对我的伤害,用它醇厚的亲情转移了我对烦忧的注意,陪着老父亲在土屋茅舍里住宿一晚,倾听父亲有节奏的鼾声以及窗外雨打芭蕉悉悉索索的声音,浮躁之心趋于平静。
 
此时,我想到了路遥。
 
路遥曾说:“我绝非圣人。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我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但是,真诚地说,我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加充实。”
 
也许路遥的这种沉重,代表了来自黄土高原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我看来,精神的故乡或是哪一方让你魂牵梦绕的故土,或是哪一份心底的安然,或许如路遥的那种沉重。于我,我应去回归那一方精神的故乡。
 
如寒山所说“一旦你的精神驻足此地,你将永远属于这里。”

                    03
 
我时常觉得心灵应该在精神的故乡里成长,也在这里忧伤老去,汪峰在歌曲《北京北京》里所唱:“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然而有些痛毕竟是挥之不去的,比如七月的流火,比如浸染了阳光的麦芒,比如一转身的诀别;比如我们倾注了全部渴望的理想,比如某年某月某一时刻风雨的记忆,比如某次洗漱照镜子之时,看到自己苍老的面颊,不经意间的感悟与改变。
 
周国平在《精神的故乡》里曾这样描述:“上帝把你造出来,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焕发出个性的光华。”
 
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是不同的。或钱、或权、或名、或利;或理想、或信念、或贡献、或爱心,不一而足。只因为这样,精神世界才丰富。
 
徜徉于精神的故乡,我们确认:这个世界是属于有生命的,不仅仅属于骄傲自大的人类。它还应属于花草、树木、雨水和云彩;它属于萤火,昆虫的啼鸣,它属于迁徙的鸟类,属于饥饿忧伤的幼狮......
 
回归精神故乡,关乎到的不仅有对外在美的寻觅,更有内心的叩问和洗涤。台湾著名诗人、画家蒋勋是个绝对的高雅之人,他说自己被世俗生活磨得浮躁不堪了,便坐下来磨墨。看那墨汁晕散在清水之中成毫无章法的黑,内心便也平静下来。儿时秉守的那些专注、淳一也便回归胸襟。回归了精神的故乡,内心也便平静、淡然。
 
在耶路撒冷,有一道哭墙已经存在数千年了,连犹太人自己都不能确切地知道当初的来历,但是人们苦闷时纷纷到那里大哭一场;穆斯林们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到耶稣的诞生地耶路撒冷去朝圣。为了这个目的,不管山高路远,不惜生命钱财。因为那是他们的精神故乡。
 
而这种精神恰恰印证了路遥: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徒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04
(0)

相关推荐

  • 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过. 你愿意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吗?<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克兰德就这样做了,中年 ...

  • 在远方 ——读徐东中篇小说《欢乐颂》

    在远方 --读徐东中篇小说<欢乐颂> 李少红 "当生活乱了套的时候,文学就出现了."波伏娃说. <欢乐颂>,这篇小说所描述的主人公李子树的生活就乱了套.李子 ...

  • 乡愁|杨辉峰:回乡的路上

    回乡的路上 越来越多的人跻身城市,买了单元楼或者别墅,买了私家车或者跑车,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了,从此和故乡行走在两条永远不相交的路上.说话开始口口不离谢谢或者三克油,不离拜拜再见这些客套词,吃 ...

  • 走近路遥的《人生》 | 紫藤

    走近路遥的<人生> 作者&图片:紫藤 清明时节,春寒料峭,邀两三好友,与沿黄公路为伴一直北上,去陕北延川看望那向往已久的黄河明珠天然太极图--乾坤湾.然而,起了大早天公却并不作美. ...

  • 我的焙烤人生大学:从学徒到工匠的蜕变

    我的焙烤人生大学:从学徒到工匠的蜕变 文|糕饼资深工匠杜德春 我从8岁学徒至今.已经在焙烤行业风雨42年:从一个学徒工到工匠是一个怎样的历程?高尔基说:苦难是一所大学!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 ...

  • 立岳||【散文】《情寄西峡慕名师》

        情 寄 西 峡 慕 名 师                   文 / 立 岳 确切来说,对于山城西峡,我的记忆是断续凌乱的.比如乱世枭雄别廷芳,比如农民作家乔典运,比如猕猴桃和香菇酱等等,直 ...

  • 立岳||【散文】《行在路上》

    行 在 路 上 文/立岳 秋雨大师曾说"行者无疆".而人生,就是行在路上,哪怕是光着脚丫,或是穿着千层底,只要踏实地走在路上,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和怒放. 路是心的选择,心若晴朗,路 ...

  • 立岳||【散文】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看到其他伙伴有小人书看,非常的眼红.就死乞白赖地跟在小伙伴的屁股后面,说尽好话并押了自做的洋火枪(火柴枪),才借得几本,晚上凑在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翻看,鼻 ...

  • 立岳||【散文】 一条河流的名字

    一条河流的名字          文/立岳 01 这是一条北方再普通不过的河流,普通得竟让人忽略了它的存在,等人们回过神来,才发现它早已断流了十余年了.一条河的断流,看似起源于一个截留不起眼的细节,却 ...

  • 立岳||【散文】 荐贤岭上

         荐 贤 岭 上          文/立岳 荐贤岭,也叫分水岭,是三国时期遗留在镇上较为出名的古迹之一. 据史料记载,旧时沙堰土寨有寨门四座,东西南北门楼上分别镶嵌着一块古朴典雅的石刻门楣横 ...

  • 立岳||【散文】 桑葚熟了

          桑 葚 熟 了                      文/立岳 谷雨落,桑葚红. 那晚,我沿着104国道上的人行道散步,两边的村庄错落有致,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青砖绿瓦,古色古香,周遭 ...

  • 立岳||【散文】敬畏麦子

             敬 畏 麦 子                                      文/立岳 我是何时疏于麦子的,我已经无法记起.但是疏于,并不代表遗忘,朴实的麦子里留存我成长 ...

  • 立岳||【散文】蝉鸣的夏天

           蝉鸣的夏天                文/立岳 有蝉鸣,夏天才热烈. 我童年对夏天的记忆,是从蝉的鸣叫中开始的.斑驳摇曳的树影,枝头间躲藏着圆墩墩的知了,两翼后的空腔里长有像钹一样的 ...

  • 立岳||【散文】我的逆行

            我的逆行                   文/立岳   2月14日晚,父亲微信留言称村里国平五爷于傍晚病故,希望我明天上午能回去吊唁,并顺便买些新鲜猪肉回去烩成臊子,以备他值班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