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七:寻章摘句

(0)

相关推荐

  • 孙权:想多了解我一点吗?读读这8个成语典故吧

    萝卜白菜,各有所好,聊起一个历史人物有所非议很正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三国.比如终年71岁的吴国大帝,孙权,字仲谋. 写在前面,最近一系列关于成语典故的文章,都是顺着<三国志>写的,所以 ...

  • 赵咨:机辩捷对,奉使称意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的时候要做好防护工作呀.古时候各势力之间常有使者往来,史书中会记载些表现出众者的事迹.比如本篇要谈及赵咨,字德度. 赵咨是荆州南阳人,南阳郡作为汉 ...

  • 常用成语积累(六)

    成语积累继续呀,尤其高一高二的同学 151.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认为了不起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了. 注:横:充满的意思. 152.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 ...

  • 形容人的贬义词成语大全

    难成大器     自高自大     不思悔改     草木皆兵     奸诈之徒     智能低下     目中无人 罪恶滔天     狼狈为奸     罄竹难书     做人鹰犬     蛇蝎之心 ...

  • 孙权:俯首称臣就要多交流,这6个成语了解一下

    两国建交,必然有使者往来,在各为其主的前提下,使者难免要为自己的国家斡wò旋,他们的机智也很容易载入史册,比如孙权与曹丕的往来. 言归于好 又是一位机智的使臣,沈珩héng.赵咨出使魏国,使孙权.曹丕 ...

  • 王朗:演义误我!人生赢家是怎样一种体验?这7个成语了解一下

    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三国演义>中被黑最惨的是谁?周瑜.孙权.华歆都可以竞争一下,还有被"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定型的王朗,字景兴. 抚掌击节 作为人生赢家,王朗在 ...

  • 吴王读书堂

    吴王读书堂 自西山主峰双石峰峰顶向东,沿山径拾级而下,有一块环境十分清幽的开阔地,这就是吴王读书堂遗址.当年孙权建都武昌期间,曾于此筑室读书,史称"吴王读书堂".遗址上修竹茂密,雾 ...

  • 孙权:《辨亡论》里的5个成语,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在<诸葛亮传>能看到<出师表>.<后出师表>,在<杨戏传>里有<陈情表>,所以对于在<孙皓传>里能看到<辨亡论>一点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六十七:沆瀣一气

    "你就在那忽悠我们,我们买一袋米,还要买草纸,酱油买一堆,畜生!沆瀣一气,一丘之貉,说这都是褒奖你们了! " 最近,这段出自一位武汉嫂子的汉骂火遍全网,她骂的畅快淋漓,而且意外地引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九:虚张声势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提到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西汉大名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八:趋之若鹜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时,有位名将叫萧如薰,字季馨,延安卫(陕西延安市)人.其父是都督同知萧文奎,萧如薰堪称将门虎子.萧如薰性格沉稳,机智果敢,自幼熟读兵书,在他领兵打仗的生涯中,用兵如神,未尝败绩,堪称明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六:文不加点

    东汉末年的名士祢衡,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临邑德平镇)人.祢衡长于文章辞赋,文采斐然,年少成名.但是他性格刚直高傲,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 (祢衡画像) 汉献帝建安初年,祢衡到许都(河南许昌)游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五:弹冠相庆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他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位列春秋五霸之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四:瓜田李下

    提起清官,很多读者可能马上就会想到我国古代的四大清官:唐朝的狄仁杰,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清朝的刘墉.其实,在南北朝时期,北魏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清官,那就是袁聿修. (袁聿修画像) 袁聿修字叔德,陈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三:踌躇满志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丁的厨工,大家称他为庖丁,他宰牛的技艺特别精湛,在当时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独步天下. (庖丁解牛图) 一天,魏惠王亲自看庖丁替自己宰牛.只见庖丁拿着一把锋利无比的牛刀,刀光起落,刺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二:妙笔生花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后人称李白为"诗仙". (李白画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五十一:抛砖引玉

    唐代诗人赵嘏(gǔ),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因诗写得好,考取功名前,就名满天下.赵嘏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考取进士,及第后,更受到京城里许多王公大臣的欢迎,时常邀请他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