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科举
相关推荐
-
若非“野无遗贤”,从《望岳》看,杜甫会像他爷爷一样,被人唾弃
2021-05-17 10:18 华人号:中国文化 钱穆认为杜甫比李白的诗歌成就高,认为他是所有读书人的楷模,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是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分子.杜甫对普通人的关注是自然而然的,对苦难者的同情 ...
-
唐诗解读之“文章四友”
李唐建国之初,一切文物旧制,都全盘照搬前朝旧业,文学上也是如此.前朝文人陈叔达.袁朗.杨宗道.虞世南等人,这些人的诗风,也决不会因为换了一个朝代而有所改观,因此在这些人的作品里,到处都充斥着陈.隋宫体 ...
-
“该如何演绎一个狂人?”“你收敛点就行。”
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某个诗人父亲,在其儿子生日那天,勉励他说道:"诗是吾家事." 这句话说得未免狂放,有唐之一朝,诗人出现过不下两千多位.究竟是谁,竟敢擅作主张,将两千多人全 ...
-
唐代文章四友人物介绍
[手机版] 唐代文章四友 1.杜审言 [唐] 唐代文章四友,唐朝诗人(?-708) 杜审言(?-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人.高宗咸亨元年(670) ...
-
火树银花---苏味道
原创2021-04-08 04:25·诗道骏言 苏味道很牛. 他在唐朝武则天朝做过两次宰相,是诗文大家,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合称唐初"文章四友".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很在乎苏味道,总想 ...
-
UC头条:品读|这些唐诗,“诗红人不红”!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更是中国古诗歌桂冠上最熣灿的明珠.<全唐诗>收录了二千二百余作者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者中既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李商隐这样的大诗人,更多的作者却只是略 ...
-
唐诗与考试|33:闻所未闻,盗贼竟然考了进士还是知名诗人
如果把盗匪.诗人.进士.官员.叛贼这些称呼,都安在一个人的头上,可能会让人觉得荒诞不经.因为这几个称呼,也太不搭界了一些. 然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广德二年(764年)进士科录取名单中,就出了这么 ...
-
26岁诗人科举不中,羁旅他乡写下一首唐诗,因为一句诗而名满天下
正如宋代著名词人贺铸因为一句"梅子黄时雨"而得名"贺梅子"一样,很多其他的诗人也因为诗作中一两句著名的诗句而重新得名,"红杏尚书".&quo ...
-
唐诗与考试|二十:文学史上的科举名榜,科举史上的诗歌名榜
由于唐代科举重视诗赋考试,因而被录取者人人会写诗.但是,一个能写几首诗的人,未必能配得上诗人这个称号.能得到好诗人的评价,是更难做到的事情.而要成为一位史上留名的好诗人,则难上加难. 开元十四年(72 ...
-
唐诗与考试|二十:文学史上的科举名榜——储光羲、崔国辅、綦毋潜,科举史上的诗歌名榜:储光羲《咏山泉》、崔国辅《采莲曲》、綦毋潜《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由于唐代科举重视诗赋考试,因而被录取者人人会写诗.但是,一个能写几首诗的人,未必能配得上诗人这个称号.能得到好诗人的评价,是更难做到的事情.而要成为一位史上留名的好诗人,则难上加难. 开元十四年(72 ...
-
两首截然相反的唐诗,几家欢乐几家愁,诉说着科举考试的悲欢
贞元十二年春天,又是一年的进士考试揭榜时.在唐朝,考试是在秋天进行,结果是在春天公布,考中进士称为及第,等到吏部复试后授予官职的,称为登科.一旦登科,就是有了官籍,憋了几十年的学子们终于得到了收获,各 ...
-
《本宫不可以》《被太子抢婚之后》《夫君乃穿越人士》《看见太子气运被夺后》《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娇软美人她有一双多情目,含情眸,她娇娇柔柔,总在不经意间勾动长安城内万千少年心. 娇软美人她想着未来的夫君是温尔文雅的俊郎君,没想到,却被霸道的大灰狼叼走. 第一本:<本宫不可以>作得:布 ...
-
这首唐诗害死了作者,却被人争相模仿,连《红楼梦》都“抄袭”它
小娘子最近在追87版的<红楼梦>,忧郁的林妹妹唱出的<葬花吟>让小娘子也不禁沉浸在"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的悲伤情景中,于是小娘子去查了下< ...
-
唐诗宋词里的“最”,简直太好笑了
语文360网--是一个专注于语文学习的网站,涉及字.词.成语.诗词.文言文.作文等全方位内容的语文专业学习网站.点击标题下蓝字"语文360网"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 ...
-
唐诗似酒,宋词如茶
既喝茶,也喝酒.爱茶的清淡,也爱酒的浓烈.茶是素人,是隐士,眉目淡然,素衣白袍,坐在幽幽空谷,与你谈古论今,就连声音,都是清冽明净的,一副飘飘遗世之风. 而酒,是侠士,是豪杰,既张狂,也炽烈,在猎猎西 ...
-
10首七律唐诗,每一首都有一个千古名句
在唐代,七律佳作频出. 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七律诗起源于南朝,初唐定型,到杜甫手中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