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老师讲伤寒论,苓桂术甘汤的故事: ...
相关推荐
-
《王非鱼先生 尝药记》亲身经历:生半夏中毒,中药:半夏散及汤中毒【原创】
[一]生半夏 中毒&解毒经过 因为之前就服用过含有生半夏的药剂,不过都是久煮一个小时以上.从没有中毒. 9月26日晚上21点,按照伤寒论原方:生半夏洗,桂枝,炙甘草1∶1∶1,料理机粉碎打成面 ...
-
(10)《医路随记》—倪海厦去除腹部赘肉以及减肥方
倪海厦去除腹部赘肉以及减肥方 (1)减肥处方(出自<伤寒论>-防己黄芪汤):防己15g.黄芪50g.炙甘草40g.白术40g.生姜1片.大枣5枚.水煎服.服后有蚁行感,属正常情况. (2)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三)
伤寒论第88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原文解释:平素常常出汗的人,再用发汗方法,就会发生心神恍惚.慌乱不宁,小便以后尿道疼痛等变症,可治以禹余粮丸. 本来汗多,津液不足,再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三六)
我们从三五节了解到,我们人体有多么的精密,不会浪费一滴好水,当我们知道这个水的气化过程以后,我们就可以来诊断人体的健康.假如有一天,有一个人的肾脏出了问题,功能消失了,肾功能衰竭,衰竭的原因有很多,有 ...
-
如何区分经方中的阴阳药物(倪海厦扶阳论坛演讲5)
三.如何区分经方中的阴阳药物 我们怎么去区分和选择经方中的阴阳药物呢,如果你只是背这些药名,背这些药方,你没有办法使用,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药的剂量怎么把握.你一定要 了解它的药性.怎么区分呢?第一个,我 ...
-
如何理解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方药之祖桂枝汤
如何理解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方药之祖桂枝汤---桂枝与白芍的配伍意义? 这个问题我想是很多中医爱好者或者中医工作者开方用药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历代医家用桂枝汤化裁治疗很多疾病,因此桂枝配白芍的妙用必须熟知 ...
-
倪海厦老师讲伤寒论,苓桂术甘汤的故事
如果心下有痰饮,诸位看这里,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这个苓桂太甘汤,我们在<伤寒论>有介绍过了,现在又再出来, 心下,就是胃里面有痰饮,胸胁有支满,我,我最平常用的一个概念,这个,我跟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1,32条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背项胀痛,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7,28条
今日学习 第27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表证之像,但脉是微弱的不浮,说明邪不表,回顾第二十三条,脉微,但是面有热色,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7,38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9,20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19条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服用桂枝汤呕吐 者,为什么用桂枝汤,说明患者是有表证的,用了之后吐了为何,咱们回顾第17条:就明白了. "若酒客病,不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9,40条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大青龙汤发. 这条同上一样用大青龙汤,补充了不同体质产生了不同的症状,同病不同症的个体差异. 太阳伤寒本是脉浮紧,恶寒无汗,身.这里脉却浮缓了,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