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基础:ICP-MS的工作原理与干扰原理

ICP-MS 构造原理与干扰
构造与干扰

〇. 一般

ICP-MS分析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① 原子化

② 将原子化的原子大部分转化为离子

③ 离子按照质荷比分离

④ 计数各种离子的数目

原理:

雾化器将溶液样品送入等离子体光源,在高温下汽化,解离出离子化气体,通过铜或镍取样锥收集的离子,在低真空约133.322帕压力下形成分子束,再通过1~2毫米直径的截取板进入四极质谱分析器,经滤质器质量分离后,到达离子探测器,根据探测器的计数与浓度的比例关系,可测出元素的含量或同位素比值。

一.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指的是含有一定浓度阴阳离子能够导电的气体混合物。在等离子体中,阴阳离子的浓度是相同的,净电荷为零。通常用氩形成等离子体。氩离子和电子是主要导电物质。一般温度可以达到10,000K。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产生构件的组成:

① 石英炬管 (Fassel型)

由三个同心石英管组成,三股氩气流分别进入炬管。

冷却气:等离子体支持气体,保护管壁

辅助气:保护毛细管尖

雾化气:进样并穿透等离子体中心

ICP焰炬的形成

形成稳定的ICP焰炬,应有三个条件:高频电磁场、工作气体以及能维持气体稳定放电的石英炬管。在管子的上部环绕着一水冷感应线圈,当高频发生器供电时,线圈轴线方向上产生强烈振荡的磁场。用高频火花等方法使中间流动的工作气体电离,产生的离子和电子再与感应线圈所产生的起伏磁场作用,这一相互作用使线圈内的离子和电子沿图市所示的封闭环路流动;它们对这一运动的阻力则导致欧姆加热作用。由于强大的电流产生的高温,使气体加热,从而形成火炬状的等离子体。

② 耦合负载线圈(2~3圈水冷细铜管)

③ 射频发生器(提供能量)

④ Tesla线圈(点火装置)

样品溶液在ICP中的历程:

二.ICP与MS的接口(Interface)

1. 离子的提取采样锥(sampling cone);截取锥(skimmer cone)

2. 离子的聚焦离子透镜组

3. 真空系统一个机械泵;一个分子涡轮泵

三.质谱仪

四极杆质谱 (Quadrupole  Mass),

四极杆质谱仪是一个由四个平行的导电棒组成的质量过滤器,只有具有一定质荷 比的离子才能通过,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离子或与棒相碰撞或离开棒之间的轨道,被真空泵抽出系统。

射频和直流电场同时作用下的振动滤质器

四.质谱干扰

1. 光谱干扰:当等离子体中离子种类与分析物离子具有相同的质荷比,即产生光谱干扰。

光谱干扰有四种:

① 同质量类型离子

同质量类型离子干扰是指两种不同元素有几乎相同质量的同位素。对使用四极质谱计的原子质谱仪来说,同质量类指的是质量相差小于一个原于质量单位的同位素。使用高分辨率仪器时质量差可以更小些。周期表中多数元素都有同质量类型重叠的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同位素。

如:铟有113In+和115In+两个稳定的同位素

前者与113Cd+重叠,后者与115Sn+重叠。

因为同质量重叠可以从丰度表上精确预计.此干扰的校正可以用适当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现在许多仪器已能自动进行这种校正。

② 多原子或加和离子

多原子离子(或分子离子)是ICPMS中干扰的主要来源。一般认为,多原子离子并不存在于等离子体本身中,而是在离子的引出过程中。由等离子体中的组分与基体或大气中的组分相互作用而形成。

氢和氧占等离子体中原子和离子总数的30%左右,余下的大部分是由ICP炬的氩气产生的。ICPMS的背景峰主要是由这些多原子离子结出的.它们有两组:以氧为基础质量较轻的—组和以氩为基础较重的一组,两组都包括含氢的分子离子。

例:16O2+干扰32S+

③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离子

在ICP-MS中,另—个重要的干扰因素是由分析物、基体组分、溶剂和等离子气体等形成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其中分析物和基体组分的这种干扰更为明显些。它们几乎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MO+和MOH+离子,M表示分析物或基体组分元素,进而有可能产生与某些分析物离子峰相重叠的峰。

例如:钛的5种天然同位素的氧化物

质量数分别为62、63、64、65和66,

干扰分析 62Ni + 、63Cu+、64Zn+、65Cu+和66Zn+

氧化物的形成与许多实验条件有关,例如进样流速、射频能量、取样锥一分离锥间距、取样孔大小、等离子气体成分、氧和溶剂的去除效率等。调节这些条件可以解决些特定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重叠问题。

④ 仪器和试样制备所引起的干扰

等离子体气体通过采样锥和分离锥时,活泼性氧离子会从锥体镍板上溅射出镍离子。采取措施使等离子体的电位下降到低于镍的溅射闭值,可使此种效应减弱甚至消失。

痕量浓度水平上常出现与分析物无关的离子峰,例如在几个ng·mL-1的水平出现的铜和锌通常是存在于溶剂酸和去离子水中的杂质。

因此,进行超纯分析时,必须使用超纯水和溶剂。最好用硝酸溶解固体试样,因为氮的电离电位高,其分子离子相当弱,很少有干扰

2. 基体效应

ICP-MS中所分析的试样,一般为固体含量其质量分数小于1%,或质量浓度约为1000ug·mL-1的溶液试样。当溶液中共存物质量浓度高于500~1000ug·mL-1 时,ICP-MS分析的基体效应才会显现出来。

共存物中含有低电离能元素例如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镧系元素且超过限度。由它们提供的等离子体的电子数目很多,进而抑制包括分析物元素在内的其它元素的电离,影响分析结果。

试样固体含量高会影响雾化和蒸发溶液以及产生和输送等离子体的过程。试样溶液提升量过大或蒸发过快,等离子体炬的温度就会降低,影响分析物的电离,使被分析物的响应下降、基体效应的影响可以采用稀释、基体匹配、标准加入或者同位素稀释法降低至最小。

(0)

相关推荐

  • 【干货】ICP-AES知识要点大汇总

    食品实验室服务 ICP-原子发射光谱发展 19世纪初,Brewster(布鲁斯特)等人从酒精灯的火焰中观察到了原子发射现象,并认识到原子发射光谱可以替代"繁琐的化学分析方法": 1 ...

  • 仪器分析基础:ICP-MS构造与原理

    ICP-MS构造与原理 构造与工作原理 概述 ICP-MS全称是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它是一种将ICP技术 ...

  • 仪器分析基础:ICP-MS雾化器的分类与原理

    ICP-MS雾化器 分类与工作原理 典型的雾化器: 同心雾化器:交叉流雾化器:高盐雾化器 一.玻璃同心雾化器 又称迈恩哈德雾(Meinhard)化器,一般是由硼硅酸盐玻璃吹制的,是ICP质谱分析中最常 ...

  • 仪器分析基础:ICP-AES仪器构造与原理

    原子发射光谱法仪 原子发射光谱法仪器分为三部分: 光源.光谱仪和检测器. (1) 光源 光源具有使试样蒸发.解离.原子化.激发.跃迁产生光辐射的作用.光源对光谱分析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有很大的影 ...

  • 【仪器分析】ICP原子发射光谱构造与原理(四)

    光学系统(多色仪)     光学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等离子体发射的光分成单色光(平面光栅, 凹面光栅, 中阶梯光栅).按照不同波长展开而获得光谱 光谱仪的分光(色散)系统 复合光经色散元素分光后,得到一 ...

  • 【仪器分析】ICP原子发射光谱构造与原理(五)

    检测器--光电转换器件 光电转换器件是光电光谱仪接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利用光电效应将不同波长的辐射能转化成光电流的信号. 光电转换器件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光电发射器件,例如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当 ...

  • 仪器分析基础:ICP-MS 保养维护与故障排除

    ICP-MS 保养维护与故障排除 维护与故障排除 一般性 常见部件日常维护及周期 实验室环境, 气体, 蠕动泵管线--需每天查看维护 清洗锥,雾化器,雾化室, 炬管--根据需要,必要时维护 检查机械泵 ...

  • 仪器分析基础:ICP-AES的要求和维护保养

    ICP-AES的要求和维护保养发射光谱仪(AES)能够分析从几个ppb到百分之几乃至百分之几十的样品浓度.若对分析的环境条件不严格控制,势必造成实验的不准确:也要求在使用中严格对仪器维护保养,才能达到 ...

  • 开关电源基础知识: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及各功能电路图分析

    一.开关电源用途 开关电源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军工设备.科研设备.LED照明.工控设备.通讯设备.电力设备.仪器仪表.医疗设备.半导体制冷制热.空气净化器,电子冰箱,液晶显示器,LED灯具, ...

  • 26种仪器分析的原理及谱图方法大全

    来源:医疗人咖啡 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 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 分析原理: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