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遗址(17)

本篇要目:

********************************************

161.蜀山窑群

明至清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162.乌龟洞遗址

旧石器时代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163.上马坎遗址

旧石器时代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164.七里亭遗址

旧石器时代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165.小古城遗址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66.田螺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167.鲻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168.曹湾山遗址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169.庄桥坟遗址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

170.新地里遗址

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

161蜀山窑群


蜀山窑群,它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的东南至西北方向山麓。蜀山窑烧制的陶瓷品种繁多,几乎涵盖了明清时宜兴窑的所有品种。蜀山窑在宜兴各窑中连续烧造时间最长,从明代中期一直到1966年,有近500年之久。许多器物的釉色、造型和纹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比利时皇家博物院以及南海沉船上的出水紫砂、均釉陶器物风格一致,纹饰相同。


2013年5月,蜀山窑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2乌龟洞遗址

乌龟洞遗址(乌龟洞“建德人”遗址)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新桥村后乌龟山,于1974年发掘,清理掉厚约50厘米左右的现代堆积,露出原生堆积,含化石的地层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厚约35厘米;下部为黄红色粘土,厚约110厘米,共出土一枚属于智人类型的右上犬齿以及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为浙江省首次发现,其时代大体相当于更新世晚期的后一阶段。发现人类右上犬齿化石,牙齿形态以及出土层位和同时出土的古生物资料,属智人类型,定名“建德人”。


2013年,乌龟洞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3.上马坎遗址

上马坎遗址为单纯的旧石器文化。试掘18平方米,获得旧石器标本45件,石制品的原料主要为石英砂岩和砂岩,砍砸器、石球和镐常见,这些石器制作工艺比较原始、粗糙,打片技术基本上使用锤击法和转向打击法,石器的修理都用锤击法。


2013年,上马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七里亭遗址

七里亭遗址位于浙江西北部的长兴县泗安镇。2004年在杭长高速公路建设中发现了七里亭遗址,次年再次到该地点调查,2005~2006年发掘。七里亭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了解西苕溪旧石器遗址的分布规律、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环境以及对南方砾石工业的深入研究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对探索砾石工业的区域性特征也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七里亭遗址是东南沿海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也是全国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为数不多的超过百万年的遗址之一,对早期人类的分布、扩散和适应生存行为的研究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2013年,七里亭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5.小古城遗址


小古城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潘板桥东南俞家堰村。小古城因相传为古代一座城址,故名。据调查,该遗址为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达35万平方米,今可见平均高出附近地面约5米左右。其南侧原为苕溪,现已辟为内港,土台西部为庙山,系人工堆筑的土山,东部为古城畈,系水稻田,北100米为北苕溪。八十年代以来,出土了大批文物,其年代上自马家浜文化,下至春秋战国,而尤以马桥文化时期遗物最为丰富,亦最精致。据调查后推测,小古城土台是当时周围诸遗址的一处中心遗址,是余杭境内继良渚遗址后又一处较为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它对于研究良渚文化的渊源及其向后续文化的发展、演变以及与良渚遗址的关系等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3年,小古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6.田螺山遗址

田螺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其现存海拔最高度约5米,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出土文物中包括无数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及纺织工具等。

2013年,田螺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7.鲻山遗址

鲻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汇头乡西岙村鲻山东麓的三叉江桥东南(现属丈亭镇西岙村),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堆积厚约3米,划分为10层,文化内涵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时期,以河姆渡文化堆积为主。出土文物1000余件。该遗址极大地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河姆渡文化的产生、生活状况及经济形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对认识河姆渡文化的发展环节和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5月,鲻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8.曹湾山遗址


曹湾山遗址,别名为老鼠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曹湾山海拔61米,是一座由主峰和多座小山头连成一体的岗丘型山岗,山体总面积36公顷,是孤立于戍浦江平原上的一座小山。戍浦江经曹湾山西、南、东三面后向东注入瓯江。曹湾山遗址堆积丰厚,内涵丰富,出土的大量文物标本为研究温州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曹湾山遗址的发掘是温州地区先秦遗址考古的一个突破,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从出土的陶片看,有夹砂陶、泥质灰陶、硬陶、印纹硬陶等。从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有泥质灰陶盉、镂孔圈足豆、圈足盆、直颈圈足壶、圈足罐、圜底钵、镂孔圈足深腹簋、夹砂红陶甑、釜、鼎。石镞、石锛是曹湾山遗址出土最多的石器,且形态丰富多样,宽扁铤石镞和刃宽仅1—2厘米的小型锛及截面呈三角形(扇形)的弧背锛最富特征。7个墓葬出土了玉锥形器,以及一件象征权力地位的镶嵌玉片的柄形器。柄形器上的玉饰片是曹湾山发掘最重要的一组文物。玉片玉工精湛,线切开材工艺水平极高,集中体现了曹湾山先民高超的玉作工艺技术水平。


2013年5月,曹湾山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9.庄桥坟遗址


庄桥坟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镇群丰村,是一处大型的良渚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遗址于2003年5月被发现,出土有椭圆形豆、盖豆、泥质红陶罐、盉、高柄豆等物品。2003年至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湖市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期发掘,遗址中共有240余件器物被发现有刻画符号,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在那时华夏民族已进入文明时代。这些刻画的符号也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2013年,庄桥坟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0.新地里遗址


新地里遗址位于桐乡市崇福镇(原留良乡)湾里村,2000年11月发现。该遗址东靠圣荡漾,南临马新港,落家港,西接西浜,北濒中沙渚塘。总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为一处以墓地为主的综合性高土台类型的良渚文化中晚期遗址。2001年3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新地里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经过上、下半年两期的发掘,在3000平方米发掘范围内,共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40座,另外还发掘了40余个灰坑、2条灰沟、1个水井、1个祭祀坑及一处规模较大的红烧土营建遗迹等。出土了陶器、石器、玉器、骨牙器、木器等各类良渚文化器物达1800余件(组)。为揭示良渚文化中晚期的社会形态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2013年,新地里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草鞋山的期待

    <姑苏晚报>2021年07月05日 B05版 吴波 最近,草鞋山遗址的出土文物正在吴中博物馆热展.这是该遗址发掘之后,第一次较全面的集中展示.吴地历史文化的研究者.文物爱好者都应该去看一看 ...

  • 三星堆民间玉琮高115厘米,如果它是正品,国内的琮王不会答应

    三星堆遗址一直是热门话题,与之相关的各类文物也在圈内备受关注,尤其是民间的三星堆玉器还被炒上了天价.文物专家表示,成都地区曾有三星堆民间大玉琮,还被人们称为琮王,但是很可惜它在浙江省的琮王面前什么都不 ...

  •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钱山漾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浙江省吴兴县城东南7公里处,钱山漾(湖泊)的东南岸. ▲ 2005年钱山漾遗址进行第3次发掘的情形 1934年发现,1956.1958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 ...

  •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下)

    微信版第588期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宣城及周边远古人类历史追踪 陈  亮 磨制石器,一般认为人类进入到新石器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是先取石打制成坯,再经琢制,然后在砺石上磨制成器.磨制技术使石 ...

  • 万年兰溪!皂洞口上山文化遗址发掘,大量高清文物照片揭开其神秘面纱

    "兰溪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这也是兰溪发现的第一处遗址,这是个万年遗址,将兰溪历史大大推进了一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说. 视频剪辑:黄浙川 日前,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位 ...

  •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27,福泉山遗址

    福泉山遗址在青浦重固镇西侧,距离最近的地铁站是17号线的赵巷站,约5.5公里,距离崧泽遗址博物馆是8公里. 从赵重公路向北,到福泉山路向西,穿过重固镇区,1里路不到,是福泉山遗址.景区广场上原来写的是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 福泉山遗址

    福泉山遗址位于上海青浦区重固镇福泉山路653号 新石器时代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浦重固镇距上海市区三十多公里,有北青线等公交车到镇上,福泉山遗址在镇的西侧,下车后走十几分就能到.重固镇是那种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1)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3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共计1943处,另有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2013年5月3日正式对外公布. 国务院增补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2)

    本篇要目: *************************************** 11.南城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汉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 12.涧沟遗址 新石器时代.商.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3)

    本篇要目: ************************************** 21.鹿城岗城址 东周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 22.固镇古城遗址 东周至东汉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4)

    本篇要目: ******************************************* 31.隆化土城子城址 北魏至元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 32.禅果寺遗址 南北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5)

    本篇要目: ******************************************* 41.西王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42.周家庄遗址 新石器时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6)

    本篇要目: ******************************************* 51.蘑菇山北遗址 旧石器时代          内蒙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 52.金斯太洞穴遗址 旧石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7)

    本篇要目: ****************************************** 61.马架子遗址 新石器时代.夏.商.周  内蒙赤峰市喀喇沁旗 62.三座店石城遗址 夏至商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8)

    本篇要目: ************************************** 71.豫州城遗址及墓地 辽               内蒙通辽市扎鲁特旗 72.韩州城遗址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遗址(9)

    本篇要目: ************************************** 81.后洼遗址 新石器时代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 82.沙锅屯遗址 新石器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