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八面出锋”?什么是“起行收“?

看懂这13个字,基本读懂帖学笔法

以米芾老司机《苕溪诗帖》为例

临帖,就是仔仔细细的、按部就班的模仿古人写字的动作。把古人的习惯动作变成你的习惯动作。

面对古人写的字,我们通过痕迹分析,就能很简单的分析出来当时他们写字的动作。

分析用笔动作,我不用碑刻(黑底白字那种),因为它是用刀子刻在石头上的,看不出来啥玩意;我也不用王羲之的墨迹本举例,因为它是双钩填墨的摹本,也不可靠。

我选用了宋代米芾的《苕溪诗卷》里面的字,这是他写的,可靠。再者,我选了很好的版本,墨色清透,可以看出来有些重叠的线条的接触点,尽量还原当时的字。关于这个,大家看看我这些图,再看看你手头的这本字帖,就知道我原来说过的“选好字帖”是多么的重要。那些烂字帖,就跟油印机(90后自行脑补这玩意是啥)印的似的,黑乎乎的。

这些涂抹的地方,学会了又有个卵用

有时候

你要敢于把毛笔压下去

笔毫铺开

这个他

很舒展

风流倜傥

小心点为妙

这个倦字

眼看着就要躺下睡着了

这念作

一声

就是一个人乍乍

现在叫装o(后面那个字违禁了)

金字动感

谢字飘逸

洲字苍润

看最后一笔

搂得多紧

得到了

谁又能舍

好吧,用笔,我觉得这么多图片基本就能说明问题了。当然,你要学会举一反三,通过我这么分析,学会这个方法,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分析了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