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要管住嘴,吃得越少尿酸越低?饿肚子降尿酸不靠谱

“医生,痛风患者要管住嘴,是不是饮食控制越严越好?”

“医生,痛风患者是不是不能吃肉?”

“医生,痛风患者是不是需要节食?”

“医生,是不是吃得越少尿酸越低?痛风发作也会越少?”

日常接诊时,我常常会遇到痛风患者询问类似的饮食问题,也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例:比如由于暴饮暴食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在消炎镇痛治疗后患者便痛定思痛,开始忍饥挨饿和吃素,结果痛风又一次发作,这让患者开始怀疑医生说的是不是对的。

痛风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与饮食的关系也比较大,医生也强调管住嘴。但是是不是饮食控制越严格越好,吃得越少越好呢?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说一说,痛风与饮食到底有什么关系?痛风患者究竟该如何规范饮食习惯的问题。

无论男女,导致痛风发病的诱因中饮食始终排在前列

尿酸仅有20%由饮食获取,不科学的饮食控制会让尿酸不降反升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尿酸,究竟是什么呢?尿酸原本不是尿酸,而是由嘌呤形成的。说到嘌呤,大家会以为人体的尿酸都是由于食物形成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尿酸的前体——嘌呤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也就是说形成尿酸的嘌呤可以在体内生成,也可以从食物中摄取。

  • 由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嘌呤占人体的80%:我们身体由细胞组成,细胞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细胞核内包含能传递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而这些核酸就是构成嘌呤的原料。当旧细胞凋亡和新细胞产生时发生新陈代谢,核酸就会被分解为嘌呤。另外,当运动和代谢时身体活动需要消耗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产生能量代谢,就会被分解为嘌呤。
  • 由日常饮食产生的嘌呤占人体的20%:人体每天摄入的嘌呤量为600~1000mg,通过食物摄入的嘌呤实际上很少能够参与核酸合成而被身体利用,几乎最终都会代谢生成尿酸。

嘌呤转化为尿酸的过程

一般来说,对于正常人而言,食物中摄入的嘌呤含量并不会产生过多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是极其严格的低嘌呤饮食,也只能降低20%左右的尿酸水平,大概能降低的尿酸值为60~90μmol/L。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尿酸升高并不仅仅是由于生成的尿酸增多引起的,也包括排泄减少导致的。

  • 尿酸生成过度引起尿酸升高:一般30%的尿酸水平高的患者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产物过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这其中的因素包括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影响。
  • 尿酸排泄减少引起尿酸升高:90%的尿酸水平高的患者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这其中的原因包括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其它代谢性疾病、药物等多方面影响。

尿酸的生成与排泄过程

也就是说,即使严格控制低嘌呤饮食,如果存在尿酸排泄障碍、内源性代谢紊乱,那么体内的尿酸仍然可能无法下降,离降尿酸治疗的达标值还是比较远。

也正因为人们常常误以为尿酸高只是因为吃出来的,所以在日常降尿酸时会采用比较“极端”的生活调理方式,比如饥饿、过度减少进食量等。刘医生要告诉大家的是,不正确的饮食控制不仅可能导致尿酸升高,而且可能导致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 过度减少进食量会升高尿酸:减少进食量,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热量摄入不足,于是会对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分解来获取需求的热量。但是在脂肪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酮体等酸性代谢产物,这些酸性代谢产物会抑制尿酸从肾脏排泄,从而导致血尿酸升高。
  • 进食速度过快会导致嘌呤摄入过多:吃饭速度过快,会出现从开始进食到负责控制食物的饱腹中枢还没有出现饱腹感时,就摄入过多的食物,导致进食过量,从而出现容易发胖的体质,也会导致嘌呤或热量摄入过多,从而出现尿酸生成增多。
  • 节食或饥饿会导致急性痛风发作:饥饿会导致如β-羟丁酸、自由脂肪酸、乳酸等有机酸增多,对肾小管分泌尿酸起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尿酸排泄剧烈减少,导致血尿酸明显出现升高,从而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
  • 完全低嘌呤饮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这里所说的低嘌呤饮食就是不少痛风患者认知的素食,完全的素食就有可能导致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摄入不足,进而造成营养失衡,甚至让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下降,同时人体嘌呤代谢能力也会下降。

1982~2012主要的不良膳食习惯

痛风患者需要管住嘴,但是首先要改正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和方法

也就是说,过度盲目节食或者低嘌呤饮食,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并不利,尤其会出现营养不良和营养素的失衡,就有可能导致人体代谢更加紊乱。

那么,是不是痛风患者不需要饮食控制了呢?或者说饮食控制不重要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毕竟不良饮食习惯不仅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而且还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能够诱发急性痛风常见的诱因当中,暴饮暴食、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饮酒、大量饮用富含果糖的食物,都是常见的因素。

只不过,大家都很少有意识地去回望自己的生活,而是将太多的关注点放在了饮食内容而不是饮食方法上。在刘医生看来,改变饮食习惯比改变饮食内容更为重要。但是如何发现饮食习惯的问题呢?一般来说就要记录下自己每天的饮食时间、饮食内容、饮食量等,从而做好饮食管理。饮食习惯的纠正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 保持能量摄取与消耗的平衡:主要是避免过量饮食,尤其是动物脂肪、热量以及嘌呤摄入过量,避免饮酒等直接导致尿酸值升高的饮食习惯。

改善饮食习惯,保持能量摄取与消耗的平衡

  • 保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主要是按时进食早饭、午饭和晚饭,避免减少进食次数和延长进食间隔,也要避免增加进食次数,保持饮食规律;同时进食时注意细嚼慢咽。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饮食的重点

  • 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能量过剩:主要是注意均衡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主食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主菜以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为主,小菜以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为主,不偏食。

饮食要保持营养均衡

  • 改变爱喝饮料的习惯:果糖常常会被我们忽略,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过量摄入果糖也会导致尿酸值上升;避免高果糖含量的水果和蜂蜜,也需要严格控制纯果汁、碳酸饮料、奶茶等含糖饮料和点心的摄入。

注意饮料中所含的果糖及糖分

  • 保持喝水的好习惯:为了能让尿酸顺利排出体外,需要增加排尿量,身体健康的人每日平均排尿量为1~1.5L,痛风患者需要尽可能的每日分次补水来增加排尿量,让每日排尿量达到2L以上;补水以白开水或矿泉水为主,不要选择浓茶、啤酒和含糖量高的饮料。

补充水分的要点

  • 改变喜欢饮酒的习惯:对于生活习惯诱发的急性痛风患者而言,控制饮酒有利于缓解病情。主要是尽量避免饮用白酒、黄酒、啤酒、洋酒等含酒精的饮料,能够做到滴酒不沾最好,做不到也要保持适量的原则。

一杯酒的嘌呤含量不高,但酒精导致尿酸值上升

  • 改变重口味的习惯:容易和高尿酸血症并发的疾病之一是高血压,为了预防高血压,必须控制盐分,将每天摄入的盐分控制在6g以下。首先是改掉食用腌菜、泡菜等习惯,其次是减少酱油、味精、鸡精、豆瓣酱等调味料的摄入。

日常生活中学会控盐

痛风患者必须控制嘌呤饮食,不过要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饮食方案

老刘前面讲了改变饮食习惯,那么关于嘌呤食物该如何对待呢?再次需要强调的是,过分限制嘌呤的摄入会导致糖类及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这些物质可以促进胰岛素抵抗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而过分低嘌呤饮食也可以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现在对于痛风患者的嘌呤饮食原则,主要是分为不同时期的饮食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每天摄入的嘌呤量在150mg左右;痛风间歇期,每天摄入的嘌呤在300mg左右。也就是说,不过分强调哪些食物能吃或哪些食物不能吃,而是控制整体嘌呤含量。

影响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

基于这样的原则基础上,痛风患者的嘌呤饮食可以简单根据嘌呤含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鼓励摄入的低嘌呤食物;第二类为限制摄入的中低和中高嘌呤食物,第三类是避免摄入的高嘌呤食物。我们一同来通过表格看看:

  • 高嘌呤食物: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需要避免摄入,尤其是动物内脏不仅嘌呤含量高,而且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是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重要风险因素。

常见高嘌呤食物举例

  • 中等嘌呤食物:痛风缓解期可以适量食用,如肉类摄入每日一般不超过150g;痛风急性期不建议食用过多,但为了营养均衡,应该尽量选择嘌呤含量较少的肉类或鱼类。

常见中嘌呤食物举例

  • 低嘌呤食物:痛风急性期和缓解期都可以食用,为了整体饮食搭配的均衡,尽量合理搭配好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油类的比例。

常见低嘌呤食物举例

  • 豆类食物:既往认为豆类及豆制品所含嘌呤成分较高,但是研究表明豆类并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因此适度进食豆类及豆制品对痛风患者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应该避免食用樱桃汁、富含水杨酸的柳树皮提取物、姜、亚麻仁、草莓、黑加仑、芹菜、牛蒡、酸奶、梨等;对于出现痛风性肾病或高尿酸导致肾功能损伤的患者,除了注意嘌呤饮食外,还需要注意低蛋白饮食。

总而言之,痛风患者需要“管住嘴”,但首先是管住嘴怎么吃,其次才管住嘴吃什么。具体的饮食控制需要根据自身病情、血尿酸水平、是否合并其它代谢性疾病来做调整,在吃得营养的基础上再追求吃得安全。

预防高尿酸的自我管理办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