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管理 | 怎样自我修复,消除过多的负能量呢?

全文共计4144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上周给大家分享了下如何和导师相处 →只有征服不了的导师,没有沟通不了的婆婆!

那么假如不幸已经遇到了一位JP导师或者变态的老板,并且在对方的打压下已经愈发开始郁闷了,应该怎么去调节呢?

我们总觉得过去的人们生活简单,因为原本只有吃穿住渴望的人,现在开始有了越来越高的精神需求

我们对爱、对性、对自由、对尊重、对安全感、对认知世界的渴望逐步加深。这不仅使我们越来越难以满足,反而愈发的焦虑,恐惧,甚至会陷入抑郁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我想很多人都曾经有过抑郁症的倾向的,我自己还曾经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给自己做过测试,最后结果显示当时的我是中度抑郁

之前给大家分享过我留学读书时的经历→在独居生活时,如何有效的抗抑郁? ,那时我一个人租房子住,压力很大却很少有机会与人沟通,压抑痛苦的心情是我的常态。

尤其是刚到英国时。大家知道,英国是一个格外阴冷多雨的国家,白天很短,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觉得我整整两个月没见过阳光。

那段时间每天我出门时天还没亮,结束一天的课程回家时天已经黑了。

回到租住的地方,没有人和我交流,我那时完全理解了什么叫“一个人就是一座孤岛”,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几乎要把我压垮。

那么要怎么消解生活中过多的负能量呢?别急,我们先来说说负能量的一个伴生词:

正能量。

细心地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我刚刚说的是➡消除过多的负能量而非所有负能量。

我之前听过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最可怕的不是负能量狂魔而是正能量狂魔。

人类有很多种情绪,有快乐、幸福、兴奋,自然也有焦虑、忧郁、痛苦。

我们不能将所有情绪简单分成对立的绝对正和绝对负。不是正能量就一定好,负能量就一定不好。

人体有一种叫做“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生活中只有正能量的人或许就是这样,因为太痛苦所以为保护自己而忽略这种痛苦。

前几天看到《康熙来了》一位女嘉宾称自己为“快乐冠军”。当然,传递快乐是很好地想法,但“快乐冠军”这个名号却有点不伦不类。

于是主持人蔡康永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拼命地要快乐的人,才会说我是快乐的冠军,一般人就是很放松地快乐。快乐冠军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强颜欢笑的冠军。

所以我们知道,正能量负能量都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需品。

我一直鼓励自己要直面痛苦的情绪(也就是我们的负能量),不能逃避。直面负面情绪能帮助我们分析这种情绪,找到痛苦的原因。

自我剖析是痛苦的,但这能让我们看见真正的自己。

但很多小伙伴或许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费这么大劲了解自己干什么呢?对自己“不求甚解”反而会更快乐不是吗?

也就是俗称的佛一点。

现在很多人自己打上“佛系”的标签,我原来也经常这样。好像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

昨天下馆子没有吃到喜欢的菜,今天没有抢到喜欢歌手演唱会的门票,后天与工作晋升的机会失之交臂。

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无数这样的遗憾,在告诉亲友我们很佛系,不那么在意某件事的同时,也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

这更多的是无奈啊。

更好掌握自己的未来,就是我们直面负面情绪的意义和目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负能量,而是控制负能量。

我发现每当我负面情绪太重的时候,都是因为我输入的东西太少了。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你们就明白了。

最近,长沙的一位妈妈带着自己年仅五个月的女儿跳楼了,她疑似是产后抑郁。这位妈妈跳楼的那天没有任何预兆,没有留下遗书,没有与家人告别,只是毅然决然地跨过高1.5米的阳台栏杆纵身而下,告别了这个世界。

19年高分日剧《坡道上的家》就给我们呈现了丧偶式育儿有多么可怕,产后抑郁的妈妈们有多么绝望。

产后抑郁如此高发的原因,我想是生产过后停止工作专心育儿的这段时间里,妈妈们的精力全都放在孩子身上了,光照顾孩子都让她们焦头烂额,哪还有时间与外界接触。

所以这段时间妈妈们几乎都处于与外界脱节或半脱节的状态。

外界的理解帮助太少,获取的新鲜事物太少——即输入太少,就是妈妈们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

再说说最近的毕业党们吧。

由于工作原因我会接触到很多学生,最近看到他们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哭诉毕业太难了!

说哭诉真是一点不夸张,我光是想想他们要经历的难题都为他们感到着急。

首先毕业论文就让很多毕业党们头大了:

学理科需要做科研的同学们大多实验没做完,人文专业需要做社会调研的同学们没法出门,很多同学甚至没带电脑回家,写个论文真是困难重重。

然而今年需要找工作的毕业生们更不容易。

今天写这篇文之前我刚好在杂志上看见一篇文章,说今年或许是近40年来的“最难毕业季”。找工作的难度甚至比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更困难。

“大萧条”时期工作有多难找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校园里开辟农田、开育儿所,想尽一切办法给学生们创造就业岗位。

于是你看见物理化学系的高材生们集体改行务农的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公司今年都不会有实习和招聘计划,所以毕业生们的去向也难说。

毕业党们感到迷茫很正常,但若产生过多的负面情绪就不太好了。

待在家里空想当然只会加重负面情绪,对改善当前境遇毫无益处。

小伙伴们别骂我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刚毕业时也和大家一样,没有方向也没有途径,看到身边的同学们都纷纷找到出路,我待在租的房子里焦虑得直哭。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尽力增加自己的输入。

✅计划工作的小伙伴们可以尽力投递简历、联系公司;

✅计划留在学校继续深造的小伙伴们可以积极联系老师、联系学校。

想尽一切办法获取信息、获取途径、提升自己。

所以不论是从产后妈妈的角度、毕业党们的角度还是任何别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

输入太少才是我们负能量爆棚的罪魁祸首。

要解决上述问题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增加自己的输入。

☑增加新鲜事物的输入

小伙伴们可以试试通过听音乐、运动等令自己舒适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很多事情想太多也无益,放松心情过段时间再看,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呢。

或者大家也可以来看我的直播,我们聊聊天,也顺便能给我提供一点写作素材哈哈。😁

大家也可以找点事情充实自己,例如学习、做家务等。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让负能量有一丝可乘之机。

☑增加正能量的输入

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常常会制定一些容易成功的小计划,用阶段性的成功来激励自己。

之前给大家分享读英文原著入门方法的文章中→学习 | 读入门英文原著,选这本书我有提到我会选择篇幅短、词汇要求低、语言通俗易懂的书作为我的入门书,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小伙伴们想学烹饪,当然不能一开始就学做“龙吟草莓”、“镶银牙”这种地狱级难度的菜品,不如从烤点容易成功的小蛋糕开始,既奖励了自己,又能增加信心,何乐而不为呢。

☑尽量避免受到别人的负面情绪影响。

加利福尼亚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你视野内有人感到焦虑并且表现力非常强,不论他是否说话,你都很有可能被这些负面情绪感染,而且你大脑的运行也将受到影响。

负面情绪就像哈欠,是可以传染的。

看到这张图是不是很想打哈欠呢

但比起这种消极的抵抗,我还是更推荐大家积极地抵抗负能量无孔不入的侵入。

就像运动能增强我们身体的免疫力一样,我们心理的免疫力也是可以增强的。

☑坚定的自尊心、坚强勇敢的精神就是我们最好的防御。

谁的人生不经历点坎坷挫折呢,负能量总是有也谁都有,我们不能每次都向别人倾诉,也不能每次都陷入颓废期。

之前看过中国政法大学罗翔老师的一段视频,他举了他的一位学生面对人生困境的例子,我很受感动。

这个学生当年高考没考好,进入了大学后勤奋学习,本科毕业后他通过了考研,也通过了法考,但后来发现他的毕业证是假的(学校有问题),于是考研、法考都作废了。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学生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花了一年半时间通过自考考下了本科学历。于是他重新参加考研和法考,最后又都顺利考上了。

我想把这个视频分分享大家。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

演绎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

我们时常遭遇挫折与打击,

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对痛苦,战胜痛苦。

希望大家都能演好自己的剧本,

活出自己的精彩。

也许下面这篇文章,也能帮助到你哦

→碎碎念 | 聊聊自愈力和自我修复

(0)

相关推荐